杭州市浦沿小學位于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西側,錢塘江大橋南岸。學校創辦于1927年,1993年從浦沿老街遷至東冠路 758號。2022年區政府投資35558萬元,重建浦沿小學。重建后的新浦小占地面積2791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5296平方米。學校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完善。
教師隊伍是浦沿小學最可寶貴的資源和最值得珍視的軟實力。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師徒結對,把好教師成長第一關;通過教研活動、教學比武提升教師教學技能;通過組建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坊等方式助推教師發展,為教師成長搭建舞臺。在這樣的培養和激勵機制下,浦沿小學教師團隊群英薈萃、人才輩出,學校現有省優秀教師,市、區級教壇新秀等榮譽獲得者30多人,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作風扎實的教師隊伍在浦沿小學初步形成。
學校實行夢想教育課程,提出“夢想成就未來,行動積淀豐碩”的校訓,“健康的體魄、創意的頭腦、陽光的心靈”的學生培養規格,建構“夢想”課程體系。在逐步完善“三季二游”夢想主題活動、夢想節慶活動,“夢想俱樂部”“夢想體驗營”等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學校充分利用地域資源,開發了市級精品課程《走讀浦沿》及《百年浦小》、《走進中醫藥》等校本學習資源,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堅實的課程支撐。
在“好奇重于知識,自信高于能力,快樂勝于第一”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學校規范內部管理,落實新課程標準,建構融慧課堂,探索學教方式變革,指向學業質量和多元發展兩個重點,努力建設書香校園,培育科技教育特色,在省、市、區科技模型、經典誦讀、體育藝術等各項賽事中取得了較好成績,在區域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在“浦小人”的努力下,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萬校國防教育先進學校、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全國“雙有”活動優秀組織獎,浙江省示范小學、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科研孵化基地等四十余項市級以上集體榮譽,曾受到原國家教委基教司司長王文湛的高度贊譽。
學校地址:濱江區浦沿街道東冠路758號
聯系電話:56696615、56696616
杭州市浦沿小學位于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西側,錢塘江大橋南岸。學校創辦于1927年,1993年從浦沿老街遷至東冠路 758號。2022年區政府投資35558萬元,重建浦沿小學。重建后的新浦小占地面積2791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5296平方米。學校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完善。
教師隊伍是浦沿小學最可寶貴的資源和最值得珍視的軟實力。學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師徒結對,把好教師成長第一關;通過教研活動、教學比武提升教師教學技能;通過組建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坊等方式助推教師發展,為教師成長搭建舞臺。在這樣的培養和激勵機制下,浦沿小學教師團隊群英薈萃、人才輩出,學校現有省優秀教師,市、區級教壇新秀等榮譽獲得者30多人,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作風扎實的教師隊伍在浦沿小學初步形成。
學校實行夢想教育課程,提出“夢想成就未來,行動積淀豐碩”的校訓,“健康的體魄、創意的頭腦、陽光的心靈”的學生培養規格,建構“夢想”課程體系。在逐步完善“三季二游”夢想主題活動、夢想節慶活動,“夢想俱樂部”“夢想體驗營”等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學校充分利用地域資源,開發了市級精品課程《走讀浦沿》及《百年浦小》、《走進中醫藥》等校本學習資源,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堅實的課程支撐。
在“好奇重于知識,自信高于能力,快樂勝于第一”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學校規范內部管理,落實新課程標準,建構融慧課堂,探索學教方式變革,指向學業質量和多元發展兩個重點,努力建設書香校園,培育科技教育特色,在省、市、區科技模型、經典誦讀、體育藝術等各項賽事中取得了較好成績,在區域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在“浦小人”的努力下,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萬校國防教育先進學校、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全國“雙有”活動優秀組織獎,浙江省示范小學、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科研孵化基地等四十余項市級以上集體榮譽,曾受到原國家教委基教司司長王文湛的高度贊譽。
學校地址:濱江區浦沿街道東冠路758號
聯系電話:56696615、5669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