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2017年度財政決算(草案)和2018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請予審查。

一、2017年財政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調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數104.3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數133.35億元未調整。決算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情況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2.81億元,為預期的107.1%,增長19.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為:

增值稅44.99億元,為預期的89.1%,下降0.2%;企業所得稅37.01億元,為預期的125.1%,增長40.2%;個人所得稅29.27億元,為預期的126.3%,增長41.5%。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內重點骨干企業強力支撐,科技型企業、現代服務業稅收增長較快,企業股權交易活躍等。(詳見附表一)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3.49億元。其中: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21億元,為調整預算的99.8%,增長58.72%;省市專款支出9.28億元;一般債券支出20億元。重點支出項目決算情況為:

教育支出15.01億元,完成預算的106.7%,增長19.6%;科學技術支出12.64億元,完成預算的92.1%,增長20.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51億元,完成預算的98.3%,增長2.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03億元,完成預算的 100.6%,增長1.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72億元,完成預算的101.0%,增長1.5%;農林水支出2.03億元,完成預算的 101.6%,增長0.2%。(詳見附表二)

3、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按現行財政體制結算,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2.81億元,加上稅收返還1.73億元,省市補助12.01億元,一般債券20億元,上年專項結轉1.17億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50億元,收入合計180.2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3.49億元,上解省市支出60.25億元,結轉下年專項支出1.42億元,轉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6億元,支出合計180.22億元。實現收支平衡。(詳見附表三)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調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期數121.68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數121.89億元。決算情況如下:

1、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117.88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117.80億元,為調整預期的96.8%。主要收入項目決算情況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3.85億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20億元,污水處理費收入7105萬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情況

政府性基金支出118.07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118億元,為調整預算的96.8%。主要支出項目決算情況為:

政府投資項目支出56.91億元,征地拆遷支出46.94億元,街道(村)開發補助支出12.58億元,失土農民養老保險金支出3897萬元,村級集體經濟股改支出2993萬元,污水處理費支出7105萬元,其他支出1740萬元。(詳見附表四)

3、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按現行財政體制結算,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117.80億元,省市補助800萬元,上年結余2302萬元,收入合計118.11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18.07億元,結轉下年支出467萬元,其中省市專項結轉342萬元,支出合計118.11億元。實現收支平衡。(詳見附表五)

(三)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調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期數842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數842萬元。決算情況如下: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842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842萬元,均為調整預期(預算)100%。(詳見附表六)

國有資本經營收支相抵,結余為零。

(四)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批準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預期1.91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7000萬元。決算情況如下:

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93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1.1%。養老保險基金支出703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4%。上年結余573萬元,加2017年本年收支結余1.23億元,累計結余1.28億元。(詳見附表七)

上述財政決算(草案)已經市財政決算審核,并已通過區審計部門審計,現提請區人大常委會審查。

二、2018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財政總收入219.58億元,為年度預期的68.2%,增長18.9%;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1.17億元,為年度預期的69.5%,增長23.8%。(具體見附表八)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69億元,增長12.6%,其中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6.6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58.1%,增長12.3%。(具體見附表九)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3.37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53.32億元,為年度預期的52.5%。

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44.43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44.3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43.4%。主要用于征遷做地支出31.37億元、村級留用地開發補助7億元、政府投資項目支出1.29億元、失土農民養老保險1148萬元、污水處理費支出2445萬元。(具體見附表十)

(三)國有資本經營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國有資本經營收入708萬元,為年度預期的96.5%,完成國有資本經營支出0萬元。(具體見附表十一)

(四)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859萬元,為年度預期的57.7%,完成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913萬元,為年度預算的47.8%。(具體見附表十二)

(五)財政運行主要特點

1、財政增收得益于免抵調和跨年緩繳

上半年入庫稅款中包含區國稅跨年緩繳入庫12.47億元、免抵調庫20億元、地稅待報解戶凈入庫1.68億元,扣除上述三項因素,當期實際入庫數與上年基本持平,企業正常稅收未見明顯增長點。從財稅改革政策看,5月1日起制造業、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下降1個百分點,加上個人所得稅可能在今年10月1日起對工資、薪金所得率先實施減稅政策,后期財政收入持續高增長壓力劇增。

2、資本交易稅收降幅過半

上半年,資本交易雖活躍,但交易體量較小,帶來稅收共計17.25億元,較去年同期35.29億元,下降51.1%。其中資本交易帶來企業所得稅2.9億元,較去年同期17.3億元,下降83.2%。資本交易帶來個人所得稅14.35億元,較去年同期17.99億元,下降20.2%。

3、制造業成為財政收入增收唯一亮點

上半年,我區制造業入庫稅收67.45億元,增長1.1倍。增長原因主要是增值稅免抵調庫20億元(為凈增),剔除此因素,制造業稅收仍增長46.1%。新華三、賽諾菲及大華股份等主要制造業企業貢獻顯著。

4、房地產稅收扣除緩繳因素后下滑較大

上半年,房地產業入庫稅收23.91億元,增長18.5%,占稅收總收入11.2%,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跨年緩繳稅收6.14億元,若剔除緩繳因素,房地產業稅收實際下降11.9%。受商品房住宅庫存量持續下降影響,房地產業稅收后續增長乏力,對我區稅收貢獻度將繼續減弱。

5、財政支出確保重點關鍵

財政部門加大資金籌措調度,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足額保障社會民生、整村拆遷、基本建設重點項目資金需求。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類項目支出52.98億元,增長6.1%,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3%;與GDP核算相關的八項重點公共服務類支出49.56億元,增長1.8%,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7%;政府投資項目支出40.44億元,增長36.4%;投入征遷資金22.12億元。

三、下半年財政主要工作

(一)加強安商穩商,合理把控收支進度。

積極協調稅務部門,加強分析預判,合理運用稅收調節手段調控收入,力爭保持稅收均衡入庫。開展樓宇經濟調查工作,從供地企業稅務關系、樓宇入駐企業及街道工業園入駐企業稅務關系清查入手,通過加強企業稅收調控、實時解決企業困難、宣傳產業政策等服務,促進應納稅企業盡可能入區,壯大稅基。加強對預算單位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增強預算執行剛性,把控好預算執行進度及上級對支出的各項考核。

(二)加強國資監管,提升政府債務管理。

在前期財政部專員辦調查檢查政府債務管理基礎上,積極應對審計署開展政府債務專項審計相關工作。同時做好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融資工作。組建好工業綜合體開發的運行主體,調整創意城投資公司資產關系,落實好資產經營公司融資工作。

(三)加強基金運作,促進高新產業發展。

督促科創公司完善內控機制,制定出臺產業基金管理實施操作細則,加強對產業基金扶持企業、子基金的監督管理,開發產業基金運營管理平臺。加大對區域科技型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在加大擔保力度與效率的同時,強化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橋梁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科技型企業貸款支持。創新投資渠道,促使區科創公司與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省火炬中心等機構合作舉辦“創贏濱江”首屆科技創新產業扶持基金創業大賽,通過大賽做好自身宣傳、項目直投、企業招商等工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下,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附件信息.doc

債務及績效情況說明.docx

2017-2018收支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