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復課總體情況如何?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育教學安排有何要求?聽聽省政府這場發布會怎么說 | |||
| |||
5月21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十八場),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許澎出席發布會并回答問題。 陳廣勝、陳峰分別就復課后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學生復課的總體情況、省里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安排的規定等作出解答,一起來看現場實錄。 前段時間,國內有幾起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事件引起各方關注,隨后多個省份隨后作出學生上體育課不戴口罩的規定。還有一些網媒提到,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一名男生在跑步中暈倒身亡,是否也因為戴了口罩?針對該事件,浙江有沒有采取相應措施? 陳廣勝: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4月14日下午,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按常規作息時間組織初三學生大課間跑操活動,一名男生忽然暈倒,被送往醫院,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對此我們深感痛心。需要說明的是,經多方確認,溫二實這名男生跑操時沒有戴口罩。 關于學生在校園是否需要戴口罩,浙江4月上旬在中小學開學前就明確提出,鑒于各地已較長時間是疫情低風險地區,在嚴格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并保持教室通風的情況下,允許學生上課不戴口罩。這個導向跟5月7日國家部委研究出臺的技術方案完全一致。既然在教室內上課都可以不戴口罩,室外運動就更沒有戴口罩的必要。所以,浙江從一開始就沒有讓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的相關要求。 由于前段時間國內有幾起學生意外事件與戴口罩上體育課相關,有的網媒將溫二實這一例也算上,雖然這與事實不相符,但仍然是對我們工作的警示。從溫州市到全省教育系統都舉一反三,根據疫情防控期間復學后,就校園體育活動迅速研究采取針對性措施。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學生較長時間缺乏鍛煉,安排體育活動需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為此,浙江于4月中旬對復課后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提出專業指導意見—— 一是循序漸進。按照學生體能情況,合理設定運動負荷,一般不進行高強度、對抗性強的體育活動。暫停舉辦大型聚集性學生體育競賽及體育活動。 二是精準教學。將體育課盡量安排在室外或通風條件好的場館,原則上錯時排課。分批次、分層次進行大課間活動。復學初期,不提倡組織距離統一、速度相仿的集體跑步。 三是科學安排。不光進一步明確上體育課無需戴口罩,更從整體上加強體育安全教育。對少數有基礎性疾病的學生,在摸底的基礎上區別對待,可采取個別化措施安排適宜的體育活動。同時,引導學生及家長居家鍛煉常態化、親子鍛煉常態化。 順便談一談取消體育中考問題。該項規定與溫二實上述事件沒有關聯,浙江在此前就進行綜合評估并形成方案??紤]到學生長期居家體育鍛煉受限、體育現場測試容易造成交叉聚集、游泳池等公共鍛煉場地當時尚未開放,加上學校按中考時間倒排在課程組織等方面也有難度,經專題研究,浙江于4月16日作出取消今年體育中考的規定,體育成績將不計入中考總分。 取消今年體育中考,對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安排體育活動,客觀上有“減壓”效果,但不意味著取消體育課程、停止體育活動。無論在什么時候,體育都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素質支撐。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開展適度適量的體育活動必不可少,也是對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 當前,浙江各級各類學校已全面開學復課。請問學生復課的總體情況如何?學生在校學習是否安全? 陳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截至5月20日17時,除外籍教師較多的溫州肯恩大學和少數地區的幼兒園小班外,浙江大中小幼已全面完成復學,返校學生共854.2萬人,總體返校率為93.88%。其中: ?普通高校學生返校率為91.92%; ?普通高中學生返校率為98.56%; ?職業高中學生返校率為97.06%; ?初中學生返校率為98.41%; ?小學學生返校率為98.47%; ?幼兒園幼兒返園率為76.83%。 浙江學校自4月13日陸續分批開學后,按照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全面實施“健康碼、測體溫、血清核酸檢測、系統錯峰錯時、班級固化管理、家校聯動”等聯防聯控措施,推行“健康碼”“校園碼”“座位碼”等精密智控手段,校園安全防線總體上是可靠的,師生的健康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由于學生群體年齡跨度和個體差異都很大,加上春夏之交的天氣變化復雜,經常有學生會出現發熱發燒等身體健康異常狀況。如:本周5月18日-20日三天,全省中小學晨檢每天發現體溫異常的學生為700人左右,占學生總數的十萬分之一;每天在校內出現學生發熱而送檢的1500人左右,占學生總數的萬分之二不到。 對校內出現發熱癥狀的學生,都嚴格按照省防控領導小組確定的流程,在駐校健康指導員的指導下,通過確定定點醫院、開通師生綠色通道等措施,作了及時規范的檢測和處理,迄今在校園內未發現一起與疫情有關的病例。因此,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家總體上是可以放心的。 當然,還是要繼續提醒每一位師生,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健康生活、文明行為的重要體現。學校將繼續教育引導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座阻擋疾病入侵的堡壘。 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請問學校的教育教學是否恢復正常化了?省里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安排有何規定? 陳峰: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學校的教育教學和校園管理工作也要適應這一形勢,逐步恢復正常化。最近省教育廳將出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并召開會議進行部署。總體考慮是: 疫情防控仍然是基礎性工作。疫情防控常態化,并不意味著防控標準降低、防控力度減弱,反而對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加科學準確地把握疫情規律,才能更加周詳精準地完善校園防控措施,才能確保師生健康安全,才能讓廣大師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當然,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要因地因時因勢及時調整優化,不提倡過度防控,也不搞一刀切的要求。 教育教學要逐步恢復正?;?。學校的主責是培養人才,學生的主業是學習知識。在考慮開學復課時,就系統考慮了相關考試安排和暑期放假時間,明確了教學周期,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各地各學校都對寶貴的教育教學時間倍加珍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程課時,積極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切實保證教學質量,努力把疫情延誤的學習時間追回來。從當前情況看,全省學校全面做好“外防輸入”的文章,堅決守好學校的“大門”,各級各類學?!皟拳h境”是安全的,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正在逐步恢復,學校日益呈現出往日的勃勃生機。 學校作息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受疫情影響,今年春季學期在校學習時間大大縮短。為了保證畢業班學生的復習時間,省教育廳已經允許初三、高三學生利用雙休日的一天時間補課。但也發現有個別學校、個別教師為了搶趕進度,違規延長補課時間、片面加重補課負擔,而忽略了學生的休息和鍛煉時間、忽略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這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須糾正的。對此,省教育廳將加大督查力度,絕不允許以損害學生健康為代價過度加重學業負擔。也歡迎社會各界參與監督,共同為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創造良好環境。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