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區(濱江)召開全區數字化改革暨重點場景建設“比學趕超”活動推進會 | |||
| |||
5月28日下午,高新區(濱江)召開全區數字化改革暨重點場景建設“比學趕超”活動推進會。區委書記王敏強調,要堅決扛起數字化改革使命擔當,全力打造一批具有高新區特色、濱江辨識度的改革成果,為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注入數字化的澎湃動力,以重大標志性改革成果獻禮黨的百年華誕。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志龍主持。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韓建中,區政協主席王國珍,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瑋等區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王敏對全區數字化改革前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自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召開以來,全區上下主動作為、迅速行動、扎實推進,運行機制逐步完善,改革體系日漸清晰,改革成果亮點紛呈,階段性成效顯現。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當前存在的差距與不足,要牢固樹立“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意識,朝著“先行者、排頭兵”的目標,加快推進全區數字化改革。 王敏指出,對高新區而言,數字化改革是新發展階段下,深化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三態融合”的重要抓手,推進民生福祉、城市能級、創新生態提能升級的重要載體,更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推進高水平治理的新舉措、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動力。我們要樹牢“改革破題”的機遇意識,堅決扛起數字化改革使命擔當,把多年積累的優勢轉化為未來發展的勝勢。 王敏指出,從改革定位看,數字化改革是總牽引、總抓手;從改革本質看,數字化改革是自我革命、制度革命;從改革規律看,數字化改革需要上下聯動、雙向發力;從改革路徑看,數字化改革需要以人為本、找準切口。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整體智治”的系統認知,深刻把握數字化改革核心內涵,統籌好系統謀劃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的關系、時間進度和質量效果的關系、政府有為與市場有效的關系、共建共享和數據安全的關系。 王敏強調,開啟“唯實惟先”的創新實踐,加快爭創數字化改革先行示范。 聚焦智能一體,構建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 一方面,要建強“數據中臺”,按照“集約高效、自主可控、開放兼容、安全穩定”原則,推動數據“擴面、提質、互通、共享”,有效支撐全領域、全方位、全周期數字化改革需求。 另一方面,要建好“數智門戶”,改版升級數智濱江門戶,在政府端加快與城市大腦濱江平臺融會貫通,打造善學習、能分析、會思考的中樞系統;在社會端要按照個性化要求做好頁面定制,打造更多群眾愛不釋手的應用場景。 圍繞五大領域,打造多跨協同的場景應用。 黨政機關整體智治要突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重點目標是構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鍵智達、執行一貫到底、服務一網通辦、監督一覽無余的“五個一”數字化協同。要聚焦“重大任務”綜合集成,聚焦“主要領域”創新應用,聚焦“減負增效”強化執行。 數字政府要突出“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重點目標是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事項“一網統管”,不斷健全優質便捷的普惠服務體系和全域智慧的協同治理體系。要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世界一流便民服務、服務世界一流智慧管理。 數字經濟要突出“數據說話、精準配置”,重點目標是積極發揮數字經濟領先優勢,推動實現要素與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全面鏈接、高度匹配,推動資源要素有效配置和產業發展高效協同。要做強“產業大腦”運轉中樞,為產業和企業決策賦能;暢通創新資源對接路徑,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賦能;提供“未來工廠”解決方案,為新制造賦能。 數字社會要突出“品質生活、共同富裕”,要以人為本,著重解決市民生活中的突出問題,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要堅持“民呼我為”,提升民生服務能級;建好“未來社區”,落地美好生活場景 數字法治要突出“平安濱江、風險可控”。重點目標是綜合集成平安穩定、矛盾調處、基層治理等全過程,推動法治建設重要領域系統性重塑。區級層面要以“平安工地一碼通”為切口,實現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監管和服務;要迭代升級“一碼解糾紛”業務功能,實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全鏈條可控、閉環管理;要加快“濱視通”平臺建設,構建多跨協同的基層治理工作模式。 注重總結提煉,形成濱江特色的理論和制度成果。 學習領會和運用省委、市委提出的理論體系,善于對我區的具體實踐進行理論層面的分析,把改革思路轉化為理論框架,把實踐成果上升為理論成果。探索建立區級標準規范體系,輔助完善省、市標準體系建設,著力推動數字化改革創新成果真正上升成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豐富省市的理論體系提供更多“濱江案例”。 王敏強調,構建“統分結合”的工作機制,全面形成數字化改革工作合力。 堅持“一盤棋”做謀劃,錘煉一把手能力。 要有狠抓落實的責任感,分管區領導要帶頭謀劃統籌,實行周例會制度,各專班負責人要統籌好各自條線數字化改革任務;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各部門一把手作為“施工隊長”,進一步梳理核心業務,及時跟進多跨協同的關鍵場景;要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要不斷提升自身學習力、謀劃力、執行力,緊盯目標任務,加強全方位溝通。 堅持“一張圖”干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 堅持在實踐中改革、在改革中實踐,處理好謀與動的關系;堅持穩扎穩打,分步推進,確保項目時時有進展、月月出亮點,力爭數字化改革領先全市、領跑全省;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讓人民檢驗改革成果,讓企業和百姓衡量改革成效。 堅持“一把尺”量到底,建強各方面機制。 在評估激勵機制上,要優化考核機制,樹立在數字化改革中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在統籌決策機制上,要落實好數字化改革例會制度和議事決策機制;區數字化改革專班要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在監督保障機制上,要突出全方位監督,做好監督問責;要強化數字化改革工作保障機制,做好人才保障。 李志龍強調,要高度重視,堅定目標。圍繞“走在全省最前列”、先行示范目標,堅持受眾體驗、用戶思維,以數字化改革推進黨政工作,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數字企業發展,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聚精會神,攻堅決戰。聚焦重點需求和難點問題,以攻堅的魄力和決戰的勇氣,凝聚強大工作動力。要持續深化,持續優化。以釘釘子的精神,久久為功,不斷發力,推動數字化改革工作不斷進步,讓各個應用場景持續好用、管用、實用。要高頻對接,創造成果。既要積極向上匯報,做好溝通交流,也要緊密對接部門和企業,創造更多豐碩改革成果,為全省提供更多應用場景案例成果,讓企業和群眾經常用、長期用。 會上,張瑋對匯報展示場景作了點評。 數字化改革專班匯報了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資源商店。 資源商店是以云、數據、組件、應用為商品,為區內各部門提供數字資源的一個服務平臺。各部門都是“買家”,可以在商店里選購數字化改革和場景建設所需的資源,用于項目建設;也可以是“賣家”,將各自在數字化改革和場景建設中產生的數據、封裝的組件、開發的應用上架,供其他部門“購買”,復用。對于用戶來說,實現了資源搜索、使用、評價、貢獻的工作閉環;對于管理者來說,可以幫助我們摸清家底,實現全鏈管理、優勝劣汰、開源節流的高效運轉。 區委辦匯報展示了“項目智慧督”; 區府辦匯報展示了“數字自貿”; 經信局匯報展示了“經濟治理大數據平臺”; 發改局匯報展示了“未來社區”; 區委政法委匯報展示了“平安工地一碼通”; 區委組織部匯報展示了“科技人才創業孵化平臺”; 社發局匯報展示了“兒童保健新服務”; 市場監管局匯報展示了“知識產權數字化改革集成”; 公安分局匯報展示了“濱視通”; 物聯網產業園發展服務中心匯報展示了“數字貿易跨境便利化協同服務平臺”。 會議還現場對上述場景進行了評比。區委政法委的“平安工地一碼通”,區府辦的“數字自貿”,區委辦的“項目智慧督”獲前三。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