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區政協二屆二十六次常委會會議暨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會召開。區委書記王敏出席并講話。區政協主席王國珍主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委常委丁昌鈺,區政協副主席余靜漪、張愛蓮、夏福志、周翔,區政協秘書長鄭麗參加。
王敏充分肯定此次協商成效,對政協及政協委員發揮的建言和監督作用表示感謝。他指出,區政協打造“請你來協商”平臺,聚焦黨政中心大事、改革發展要事、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開展協商,選題精準,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建議務實,體現了較高的資政水平;氛圍活躍,體現了協商的實踐價值。
王敏指出,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底色鮮亮、特色鮮明”。一是基礎好,通過軟硬結合發展,從通信設備到物聯網產業,再到全鏈條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鏈。二是質量高,我區制造業能耗小、產出大、畝均效益好,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技術水平和高附加值的鮮明特色,體現了產業先進性、技術先進性和管理先進性。
王敏指出,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危中有機、風光無限”。我們必須進一步破除機制、空間、資源等各方面制約,走出城市工業發展的新道路;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堅持強鏈延鏈補鏈,進一步增加韌性,增強生命力。
王敏強調,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未來需要處理好“軟和硬”“輕與重”“數量與質量”“政府與市場”四對關系。要處理好軟和硬的關系。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備,既離不開軟件,也離不開硬件。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要堅定發展制造業的信心決心,保持定力、虛實結合、軟硬兼備,推動更多核心技術達到與國際“并行”甚至“領跑”,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的技術話語權和競爭主導權。要處理好輕與重的關系。從產業來講,要打造數字制造產業地標,在數字產業化領域,重點打造數字安防、網絡通信、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千億級優勢產業;在產業數字化領域,繼續加快數字技術在優勢制造業的全流程滲透,鼓勵企業由單一技術創新逐步向“未來工廠”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從企業來講,要培育數字制造企業梯隊,做好“引大樹、育小苗、雞生蛋、老變新”四篇文章,集中力量招引“鏈主型”企業,引導高技術含量的中小企業成為行業領跑者,承接好頭部企業裂變企業,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高新區發展制造業,要更看重科技含量,找準發展定位,既要以產業平臺和特色小鎮為載體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也要以創新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鏈承載力和集聚力。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要始終堅持有所為,用心扶持,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產業政策;要保障空間,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讓優質企業和項目扎根濱江;要提升能級,全力解決公共服務問題,用心用情用力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推動企業自身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加強科研平臺建設。
王敏強調,要繼續用好協商平臺,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提供更多民意和智力支撐。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緊扣黨政工作的重點、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點、社會治理的焦點,推動建言資政成果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依據。要強化責任擔當,奉行履職為民理念,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從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入手,傾聽民眾呼聲,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要增強政治引領,凝聚同心同向共識,充分發揮政協同心同向的政治優勢,為高新區(濱江)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作出貢獻。
王國珍指出,此次協商首次嘗試黨派協商,形式創新、調研深入、建言精準,充分展現了我區各民主黨派發揮各自優勢,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努力為合作共事多作貢獻的時代風采。
王國珍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富民強區的根基所在,在推進共同富裕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積極主動參與,努力當好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參與者和助推者。要廣泛凝聚共識,匯聚起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智慧和力量。
會上,區經信局匯報了我區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本情況。區政協經科委匯報了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重點課題調研情況。區各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和企業代表圍繞協商主題從不同視角和領域作了發言。區科技局、發改局、商務局等部門負責人作了互動發言。
9月28日下午,區政協二屆二十六次常委會會議暨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會召開。區委書記王敏出席并講話。區政協主席王國珍主持。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委常委丁昌鈺,區政協副主席余靜漪、張愛蓮、夏福志、周翔,區政協秘書長鄭麗參加。
王敏充分肯定此次協商成效,對政協及政協委員發揮的建言和監督作用表示感謝。他指出,區政協打造“請你來協商”平臺,聚焦黨政中心大事、改革發展要事、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開展協商,選題精準,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建議務實,體現了較高的資政水平;氛圍活躍,體現了協商的實踐價值。
王敏指出,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底色鮮亮、特色鮮明”。一是基礎好,通過軟硬結合發展,從通信設備到物聯網產業,再到全鏈條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鏈。二是質量高,我區制造業能耗小、產出大、畝均效益好,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技術水平和高附加值的鮮明特色,體現了產業先進性、技術先進性和管理先進性。
王敏指出,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危中有機、風光無限”。我們必須進一步破除機制、空間、資源等各方面制約,走出城市工業發展的新道路;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堅持強鏈延鏈補鏈,進一步增加韌性,增強生命力。
王敏強調,高新區(濱江)制造業發展未來需要處理好“軟和硬”“輕與重”“數量與質量”“政府與市場”四對關系。要處理好軟和硬的關系。產業鏈供應鏈的完備,既離不開軟件,也離不開硬件。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要堅定發展制造業的信心決心,保持定力、虛實結合、軟硬兼備,推動更多核心技術達到與國際“并行”甚至“領跑”,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的技術話語權和競爭主導權。要處理好輕與重的關系。從產業來講,要打造數字制造產業地標,在數字產業化領域,重點打造數字安防、網絡通信、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千億級優勢產業;在產業數字化領域,繼續加快數字技術在優勢制造業的全流程滲透,鼓勵企業由單一技術創新逐步向“未來工廠”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從企業來講,要培育數字制造企業梯隊,做好“引大樹、育小苗、雞生蛋、老變新”四篇文章,集中力量招引“鏈主型”企業,引導高技術含量的中小企業成為行業領跑者,承接好頭部企業裂變企業,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高新區發展制造業,要更看重科技含量,找準發展定位,既要以產業平臺和特色小鎮為載體集聚創新資源和要素,也要以創新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鏈承載力和集聚力。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要始終堅持有所為,用心扶持,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產業政策;要保障空間,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讓優質企業和項目扎根濱江;要提升能級,全力解決公共服務問題,用心用情用力為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推動企業自身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加強科研平臺建設。
王敏強調,要繼續用好協商平臺,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提供更多民意和智力支撐。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緊扣黨政工作的重點、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點、社會治理的焦點,推動建言資政成果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依據。要強化責任擔當,奉行履職為民理念,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從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的事情入手,傾聽民眾呼聲,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要增強政治引領,凝聚同心同向共識,充分發揮政協同心同向的政治優勢,為高新區(濱江)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作出貢獻。
王國珍指出,此次協商首次嘗試黨派協商,形式創新、調研深入、建言精準,充分展現了我區各民主黨派發揮各自優勢,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努力為合作共事多作貢獻的時代風采。
王國珍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富民強區的根基所在,在推進共同富裕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積極主動參與,努力當好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參與者和助推者。要廣泛凝聚共識,匯聚起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共同富裕實踐樣板的智慧和力量。
會上,區經信局匯報了我區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本情況。區政協經科委匯報了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重點課題調研情況。區各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和企業代表圍繞協商主題從不同視角和領域作了發言。區科技局、發改局、商務局等部門負責人作了互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