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財政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批準調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數182.2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數124億元(其中: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億元)。決算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情況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75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0.3%,增長4.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為:

增值稅64.77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0.6%,下降7.2%;企業所得稅42.13億元,為調整預期的 100.6%,增長19.3%;個人所得稅31.76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0.2%,增長9.5%。(詳見附表一)

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6.34億元。其中: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97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0%,與上年持平;省市專款支出14.37億元。區級重點支出項目決算情況為:

教育支出23.44億元,比上年增長8.4%。主要用于新建北塘河、濱盛路、白馬湖、永久河單元等中小學及幼兒園,續建浦樂、振浦、中興、江南單元等中小學及幼兒園,以及校舍維修、設備采購,民辦教育補助,智慧教育建設,優秀教師培育,學校幼兒園正常運轉保障,教師待遇提升等。

科學技術支出24.55億元,比上年增長15.3%。主要用于人才激勵、科技創新及研發項目資助,科技金融創新,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合作項目等。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3.25億元,比上年增長0.9%。主要用于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文化創新、文化社團、文化產品配送服務等項目補助,圖書館運行,校園足球建設和校園設施對外開放,文博會、國際動漫節等各類文體活動舉辦。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43億元,比上年增長2.3%。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促進就業資助獎勵,離退休人員慰問,拆遷戶關愛行動,社保補助,應征大學生補助和退伍軍人安置,養老機構運行、購買居家養老服務,低保等各類優撫撫恤保障。

衛生健康支出3.46億元,比上年增長1.3%。主要用于防疫支出,疾控中心設備采購及運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益金兌現,全科醫生服務補助,計劃生育服務,院區合作等。

城鄉社區支出22.10億元,比上年下降18.1%。主要用于市政公用設施養護,市容環衛管理,綠化養護及整治,垃圾分類管理,公交運行補貼等。

農林水支出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4%,主要用于浦沿、華家排灌站運行維護,西興老閘保護,河道綜合治理,堤塘修繕,農業發展項目資助等。(詳見附表二)

3、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按現行財政體制結算,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75億元,加上稅收返還1.73億元,省市補助21.07億元,調入資金4.11億元,上年專項結轉2.60億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6億元,收入合計217.3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6.34億元,上解省市支出77.60億元,一般債券還本支出650萬元,結轉下年專項支出10.87億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44億元,支出合計217.32億元。實現收支平衡。(詳見附表七)

4、“三公” 經費情況

2020年區級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合計899萬元,為預算的44.8%,較2019年下降13.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34萬元,為預算的13%,同比下降85.2%,主要是因疫情及壓減一般性支出要求;公務接待費63萬元,為預算的8.7%,同比下降32.9%,主要是公務接待批次及人次減少;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803萬元,為預算的78.2%,同比上升12.8%。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401萬元,為預算的88.9%,同比上升9.5%,主要是因執法工作需求,經上級審核同意增加購車數;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402萬元,為預算的69.8%,同比上升16.0%,主要是購車數量的增加。(詳見附表十一)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批準調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期數108.11億元,調入資金7.94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數138.64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116.09億元)。決算情況如下:

1、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131.03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108.55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0.4%。主要收入項目決算情況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97.72億元,彩票公益金收入432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12億元,污水處理費收入8287萬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8.84億元。政府專項債券收入20億元,為調整預期的100%。抗疫特別國債收入2.39億元,省市基金專款補助收入873萬元,實際調入歷年財政存量資金7.94億元。(詳見附表十二)

2、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情況

政府性基金支出138.55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116.08億元,為調整預算的100%,政府專項債券收入安排的支出2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收入安排的支出2.39億元,省市基金專款補助支出720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決算情況為:

政府投資項目36.80億元、村級留用地開發補助9.78億元、債務化解30億元、整村拆遷31.36億元、征地及管理2億元、失土農民養老保險3776萬元、污水處理補助8287萬元、土地治理和管護145萬元、債券利息及發行費1.06億元、股改補助1833萬元等。

政府債券安排的支出20億元主要用于安置房建設及老舊小區改造。(詳見附表十三)

3、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平衡情況

按現行財政體制結算,政府性基金收入108.64億元(其中省市補助873萬元),專項債券收入20億元,調入資金7.94億元,上年結余940萬元,專項債券收入2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收入2.39億元,收入合計139.07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38.55億元,結轉下年支出5174萬元,其中省市專項結轉646萬元,支出合計139.07億元。實現收支平衡。(詳見附表十五)

(三)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批準調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期數1106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數620萬元,調出資金486萬元。決算情況如下: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106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620萬元,調出資金486萬元,均為調整預期(預算)100%。(詳見附表十九、二十)

國有資本經營收支相抵,結余為零。

(四)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批準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預期1.44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1.03億元。決算情況如下: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53億元,加上上年結余2.72億元,全年總可用財力4.24億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03億元,年末滾存結余3.21億元。(詳見附表二十四)

(五)地方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經杭州市財政局批準下達,2020年我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90.26億元,年末我區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90.19億元,其中一般債務56.19億元,專項債務34億元。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20億元,主要用于安置房投資項目及老舊小區改造;用于償還到期債務20.265億元,其中發行再融資債券20.2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解決650萬元。(詳見附表八、附表十六)

上述財政決算(草案)已經市財政局決算審核,并已通過區審計部門審計,現提請區人大常委會審查。

二、2021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財政總收入241.01億元,增長14.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73億元,為年度預期的59.7%,增長12.4%。(詳見附表二十五)

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59億元,增長2.2%,為年度預算的56.1%。(詳見附表二十六)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37.66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37.62億元,為年度預期的35.9%。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6.36億元,為年度預期的36.0%。專項債券收入16.82億元。

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39.91億元,其中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39.8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37.9%。重點支出主要用于征地拆遷支出3.25億元、償還貸款和利息30.31億元、債券利息7313萬元、街道(村)開發補助4.52億元、土地治理260萬。專項債券支出16.82億元。(詳見附表二十七)

(三)國有資本經營收支執行情況

未發生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與支出。(詳見附表二十八)

(四)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執行情況

完成養老保險基金收入7846萬元,為年度預期的50.7%,完成養老保險基金支出7000萬元,為年度預算的76.3%。(詳見附表二十九)

(五)地方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杭州市財政局計劃核定我區2021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0.26億元,其中一般債務56.26億元,專項債務54億元。2021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20億元專項債務,上半年實際債務余額110.19億元。新增限額以省市財政部門批準下達為準,并依法編制調整預算報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詳見附表三十)

(六)財政運行主要特點

1、財政收入增速持續穩健,完成進度保持合理區間

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始終保持穩健較快增長,上半年我區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4.9%和12.4%,剔除非即期稅收入庫、免抵調庫、辦理緩繳等因素后,財政總收入同口徑實際增長14.1%,增速相較于一季度的8%提高了近一倍,亦創近三年實際增速之最高值,體現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稅源增長態勢積極向好。從變化趨勢看,上半年主體稅種最顯著的特征是增勢逐漸趨同。一季度兩大所得稅實際稅收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而增值稅同比下降1.7%,經歷二季度之后,增值稅累計增速由負轉正,三大主體稅種均實現恢復性較快增長,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本期實際稅收分別增長5.1%、14.6%和34.8%。展望全年形勢,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減稅降費將保持較大力度、支出增長也呈現較強剛性,財政收支運行依舊會保持緊平衡狀態。

2、財政支出保持必要支出規模,保障落實重大決策部署

今年以來,繼續貫徹落實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堅持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規模,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穩定區域經濟基本盤。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59億元,增長2.2%,超序時進度6.1個百分點;政府性基金支出39.89億元,為年初預算的37.9%。堅持落實“民生優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65.88億元,增長3.6%,占比88.3%,確保新增財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業;圍繞我區“三大主題年”活動,助力推進“重點項目提速年”,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上半年全區政府投資項目支出52.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7%,完成全年計劃的37.5%,統籌安排使用產業資金,支持各類惠企政策及時兌現,上半年下達產業扶持資金34.98億元,其中:區本級22.62億元、上級12.36億元。

3、政府性基金收入半年符合預期,年度預算依然緊張

上半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共計36.36億元,完成全年收入預期的36%,低于序時進度14個百分點。已掛牌出讓的地塊收款進度符合預期,其中一月掛牌出讓的浦樂單元R21-02、R21-03地塊款項已全部到賬,四月掛牌出讓的浦樂單元R21-21a和浦樂單元R21-22a地塊,已收到返還款5.93億元,剩余27.07億元將于七月及年底分批到賬。但杭州市第二次集中供地原計劃于六月開展,預計延至七月開展,集中供地時點的延后直接影響后續3宗住宅用地的資金回籠時間,同時后續三宗用地出讓受指標限制,或許未能全部出讓,即便全部出讓,年內預計僅可收到首期收入21.4億元,剩余21.4億元將于明年到賬,據此測算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95.56億元,與年初預算相比存在5.69億元缺口,如若不能全部出讓預算缺口將進一步拉大。

4、政府隱性債務化解任務重,統籌安排穩妥推進化債

今年是隱性債務化解五年計劃實施的第四年,經市財政局核定當年化解任務是62.27億元,為上年的207%。我局統籌安排穩妥推進化債工作,截至6月底已完成化債31.2億元,完成年度化債任務的50.1%。2018年9月以來,累計化解隱性債務122.13億元,累計化債率為54.7%。根據化債方案,上半年化債資金主要從土地出讓金中列支,下半年化債資金需強化統籌財政資金保障,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

1、積極組織收入,確保收支平衡

努力克服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外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等多重減收因素疊加影響,統籌化解收入增長受限和支出需求旺盛的矛盾,確保全年收支平衡。強化稅源跟蹤。保持與重點稅源企業密切對接溝通,強化對稅收異動企業的逐月跟蹤,協同產業部門及時跟進,持續關注大額留抵退稅企業,謹防不對稱的退稅負擔流入我區,引導企業加強稅收籌劃。把握收入節奏。緊盯全年目標任務,按月做好收入預測,加強與稅務局的協同,合理把握收入節奏,確保完成全年財政收入目標。確保非稅收入及時入庫。配合稅務部門落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非稅四項收入征收工作,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國庫。跟蹤浦樂單元R21-21a、22a地塊土地出讓金繳納入庫情況,爭取下半年出讓地塊的出讓金盡早入庫。建議繼續積極爭取經營性用地出讓指標,力爭年初計劃的地塊能全部出讓。強化債券資金申報發行。加強與區建管中心的對接,確保已發行的16.82億元專項債券在年內使用完畢,同時抓好下半年3.18億元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及早開展2022年債券項目的篩選儲備。

2、強化重點保障,嚴控財政支出

全面推進落實“過緊日子”要求,集中財力保障大事要事,確保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強化民生和重點項目保障。堅持新增財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集中財力保障教育、醫療、安置房建設整治等重大民生和“亞運靚城”、數字化改革、未來社區建設等重點工作。強化產業扶持資金統籌。聚焦數字經濟和新制造業等重點產業,貫徹落實新一輪“1+X”產業扶持政策,有序保障重點優質項目資金及時到位,將政策兌現與稅源招引、落地統籌起來,促進產業扶持資金提質增效。強化預算收支管理。根據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增強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堅持厲行節約堅持過緊日子的通知》,全面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控非急需、非必要的一般項目,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規范經費管理。

3、深挖改革潛力,提升改革成效

認真貫徹落實“改革攻堅年”的部署,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破解制約財政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加快推進街道財政體制改革。盡快出臺街道財政體制改革方案和規范基層財政管理實施意見,破解事權財權不匹配、職責邊界不清等問題,構建權責清晰的財政體制,優化財力分配格局。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推進區商業資產經營公司轉型改革,加快實現“雙覆蓋”目標,為安置房建設市場化融資奠定基礎,同時積極爭取上級監管部門支持,力爭實現隱性債務“化”的突破;探索強化片區式開發融資方式新突破,積極研究發行公募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的可行性,進一步暢通國有企業融資渠道;加快制定國有企業資金融通管理辦法,強化國有企業資金統籌。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改革。繼續在全區推廣應用“浙政釘”非稅繳款和電子票據開具功能。按要求實現統一辦案系統與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對接。全面實現醫療票據電子化,重點推進無紙化報銷(線上醫療商業保險報銷)工作。有序推進財政數字化改革。加快推進“預算一體化”項目中行政事業單位“核算云”系統上線和預算編制系統實施工作。完善財政數據服務平臺,形成與區一體化數據服務平臺有效銜接、安全高效的數據交互標準規范,推進產業扶持系統、財智云平臺等特色業務系統的一體化、集成化改造。

4、加強財政監督,補足監管弱項

聚焦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全過程監管,增強財政監督質效。加強政府采購監管。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雙隨機抽查、評價工作,按要求完成區委巡察辦十類共性問題中政府采購問題整改工作,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從源頭上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完成8個重點項目評價和93個項目抽評工作,抽取20個部門重點績效項目實施財政重點監控,完成街道財政運行和部門整體績效評價,出臺區級政策或項目績效評價管理辦法、政府采購績效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確定2021年績效管理項目ABC分類目錄。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加強業務指導培訓,落實抽查監督機制,完善基建項目信息化監控系統,督促建設單位強化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政府投資成本管理,加強對評審中介機構的監管,提升評審質效和行業自律水平。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我們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下,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附表:2020-2021年收支情況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