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事業單位如果大范圍同時感染怎么辦?浙江防疫藥品保供穩價,政府有哪些措施?權威回應來了 | |||
| |||
12月18日15時,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一百二十三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重通報浙江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情況,并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狀武,浙大一院藥事管理科主任盧曉陽一起回答記者提問。 問:取消醫療機構門急診核酸查驗,對患者來說是好事,但醫務工作者感染風險提高,如何保障醫院人手及正常的看病需求? 答 孫黎明: 醫務人員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中堅力量。保障正常醫療秩序、維護群眾生命健康,是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的應盡職責。結合當前疫情形勢,省衛生健康委近期出臺一系列舉措,努力做好醫務力量保障。 ●充實重點崗位醫務人員。針對當前發熱門診就診量增大的情況,重點加強發熱門診崗位醫務人員力量,對設置發熱門診(診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做到一崗一培訓,不斷提升診療服務能力。同時制定后備力量擴容預案,部分三級醫院已經對專科醫務人員開展發熱病人救治知識培訓,作為發熱門診(診室)后備力量。 ●加強一線人員力量統籌。加強整體統籌,醫務人員集中精力做好醫療服務保障。醫療機構強化內部統籌,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臨床救治需求,動態優化和調整醫務人員編組、醫療力量配備與工作班次安排,保障臨床需求。縣域醫共體、城市醫聯體加強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之間人員統籌,充實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力量,滿足群眾就近就醫需求。 ●做好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組織專家制定完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防護方案,指導醫務人員規范執行感染防控措施,通過科學防護最大限度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此外,作為重點人群,我們也正在加快推進醫務人員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力爭在12月28日前,完成全省70余萬名醫務人員的接種任務。 當前,一線醫務人員特別是發熱門診(診室)的醫務人員加班加點,工作很辛苦。呼吁全社會和廣大患者能夠更加關心、體諒和支持醫務人員,在就醫過程中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 問:企事業單位出現大范圍同時感染怎么辦,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答 陳重: 這種情況國內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按照目前病毒的傳播速度,我們身邊也很有可能發生。建議每個企事業單位都重視起來,積極采取措施,提前做好準備,盡量避免同一單位在同一時段出現大面積感染的情況,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認真做好個人防護。開展“全民科學戴口罩、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行動,養成辦公大樓、公共場所、乘坐電梯等必戴口罩的良好習慣,做好手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提倡工作能線上、電話聯系的,盡量線上、電話聯系;單位之間、處室之間、人員之間減少不必要的走動、串門,防止人員交叉感染。積極倡導接種疫苗,符合條件的人群抓緊進行第二劑加強針接種。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加強身體鍛煉,合理膳食,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提高機體免疫力。保持健康平和心態,不焦慮、不盲從,科學理性看待新冠病毒。 ●合理安排崗位人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結合實際,對人員崗位進行優化組合,必要時分輪次上崗,相關人員實行閉環管理。一些關鍵崗位、特殊崗位建議采取AB崗設置,確保疫情嚴重時工作不斷、秩序不亂。 ●做好健康監測和癥狀管理。各單位要加強對員工的健康監測和服務保障,如果員工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引導其對癥處置、保證休息。無癥狀和輕癥感染者可視情采取居家隔離等措施,確有需要,可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繼續在崗,病情加重時及時就醫問診。 希望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能安全平穩應對疫情,盡量減小感染高峰的影響,在確保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前提下,實現機關不停擺、企業不停產、商業不停業、交通不停運,一起迎來春暖花開,共同創造之江大地新一年的開門紅。 問:現在有群眾反映,一些線上線下經營者抬高連花清瘟、抗原試劑、口罩等價格,或者進行捆綁銷售,市場監管部門如何應對,如何處理? 答 王狀武: 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以后,確實有群眾反映一些商家借機哄抬蓮花清瘟、布洛芬、抗原試劑、N95口罩價格,實行捆綁銷售等行為。對此,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密切關注涉疫用品價格動態和社會輿情,切實強化部門協同和監管執法,全力維護涉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項措施: ●加強行政指導,積極引導企業自覺規范價格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市監矩陣微信公眾號向社會發布了防疫物資價格提醒告誡書,并對涉疫醫療藥品、防護用品、抗原檢測等三類涉疫物資經營企業實行點對點行政指導,引導和告誡相關企業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不得借機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捆綁銷售等,自覺守法誠信經營。截至昨天,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發放提醒告誡函7634份,約談相關企業761家,開展行政指導并推動問題整改270個。 ●強化部門協同,全面開展涉疫物資價格檢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密切與商務、發展改革、衛健等部門的橫向協同,切實強化線上監測和線下巡查,及時掌握三類涉疫物資價格動態和市場供應情況,同時廣泛開展市場巡查檢查,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經營單位成本和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庫存和銷售流向等。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5434人次,共檢查防疫用品經營單位等10032家次。 ●嚴厲執法打擊,堅決遏制涉疫物資亂漲價勢頭。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暢通線上線下投訴舉報渠道,并通過互聯網監測、主流媒體報道和自媒體等廣泛收集違法線索,以三類涉疫物資及其原輔材料生產經營單位為重點檢查對象,以哄抬價格和串通漲價為重點檢查行為,切實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嚴厲打擊哄抬價格、串通漲價、捆綁銷售等違法行為,堅決遏制亂漲價勢頭。截至目前,全省共處理相關投訴舉報164起,查處哄抬價格、捆綁銷售等價格違法案件13起。 ●加大曝光力度,強化執法震懾和警示教育。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在嚴厲打擊涉疫物資價格違法行為的同時,對查處的價格違法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真正發揮監管執法震懾違法者、警示經營者的作用,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價格權益。12月16日,省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開發布了首批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9起涉疫物資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典型案例(←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涉疫物資市場價格監管,強化預警研判和行政指導,整合日常監督檢查、網絡交易監測、12315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信息,及時排查發現涉疫物資價格違法線索,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 另外,提醒廣大涉疫物資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做到明碼標價,切勿散布漲價信息、不得實施哄抬價格、囤積居奇、串通漲價,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共同維護好浙江省市場價格秩序。 問:現在大家也關心哪些常備藥是有效的,應該怎么合理用藥、正確用藥?有什么建議嗎? 答 盧曉陽: 提醒一下廣大市民,平時家里少量備點常用藥即可,不需要大量囤藥、囤各種各樣的藥,如退燒藥只需要買一種即可,不需要囤多種。個人居家治療時,可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情形、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藥物,確保有效的治療。 在沒有臨床癥狀但抗原檢測陽性時,不需要用藥。感冒藥、退熱藥等都是緩解新冠病毒感染癥狀的用藥,并不能預防疾病,盲目服藥可能會出現藥品不良反應,因此這個階段無需用藥。 當出現發熱癥狀時,沒有超過38.5℃,首先建議物理降溫。當體溫38.5℃以上,考慮服用退燒藥,但是用藥不要超過三天,如果高燒三天不退的話,建議至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目前推薦的退熱藥物主要有對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其它還有阿司匹林片、洛索洛芬鈉片、雙氯芬酸片、塞來昔布等。 當出現咽痛、咽干的癥狀時,可服用一些緩解咽喉腫痛的中成藥,也可以考慮選用幫助緩解咽干癥狀的中藥類含片,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還有一個局部冷敷療法,吃一點冰的東西,比如雪糕,減少腫脹,也能夠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多種中藥一起用。 出現新冠后全身疼痛時,一般不要再吃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燒藥同時具有鎮痛作用,可以緩解渾身疼痛的癥狀,因此不需要再服用其他藥物了,避免重復用藥導致傷害。 后期可能有些患者會出現咳嗽,可以服一些止咳藥水;如有痰,可服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基酸、桉檸派等。 在選擇退熱藥、感冒藥時,要牢記三句話:“單藥使用,保證安全;不超劑量,減少毒性;根據癥狀,合理選藥”。 問:目前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市場需求比較大,而且大家也很關注供應是否充足、質量是否可靠。作為政府監管部門,請問有沒有采取措施? 答 王狀武: 目前,浙江省生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相關藥品的生產企業有24家,生產“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大類品種的藥品生產企業102家,批準用于新冠病毒預防接種的疫苗企業1家。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3家,日產量超過1300萬人份。目前,相關企業正在積極擴大產能,開足馬力組織生產,全力保證市場供應。 在監管方面,浙江重點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加強防疫藥品生產質量監管。目前,省藥監局對新冠治療藥物強化監管,實施“一企一策,一品一檔”管理,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采取即發現、即整改,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對治療新冠肺炎診療的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品種開展了全覆蓋監督檢查;對批準緊急使用的企業生產的新冠疫苗,派出監管人員,實施駐企現場監督,逐批檢驗放行,保證疫苗質量。 ●加強防疫藥品流通監管。部署各地建立零售藥店停業報告制度,確保藥品零售企業正常運營。要求零售藥店強化藥事服務工作,做好用藥安全知識的宣傳,尤其是要引導群眾理性購買藥品和科學用藥,不要囤積藥品和盲目服用藥品。對全省零售藥店疫情防控四大類藥品銷售情況進行監測,并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用藥專項藥品質量抽檢,確保銷售藥品的質量。 ●加強防疫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對全省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加強對當前供應緊張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的監督和指導,確保不發生質量問題。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質量開展監督抽檢,檢測結果全部符合規定。同時,協調生產企業每天安排一定數量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供應省內部分連鎖藥店,盡力滿足群眾購買需求。 ●積極做好藥品醫療器械促供工作。為支持抗疫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擴大產能,緩解供需矛盾,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省藥監局組織專門力量,為企業擴大產能、開展委托加工指導服務,開辟審批監管綠色通道,即到即辦,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支持相關企業擴大產能。 ●組織開展全省涉疫產品質量專項檢查。近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口罩、防護服、一次性使用采樣拭子(器)、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紅外體溫計等重要涉疫產品,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全省涉疫產品質量專項檢查,嚴厲打擊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散布虛假信息、仿冒混淆、商業詆毀、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等違法行為,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市場秩序規范運行,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問:陽性了居家隔離期間,如果又需要去醫院,這種情況下如何就醫? 答 孫黎明: 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建議盡量居家觀察,非必要不到發熱門診,非必要不去醫院。居家期間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進行對癥處置或口服藥治療。有需要時也可聯系家庭簽約醫生或通過互聯網診療進行咨詢、診療和配藥等。目前全省已有900余家醫療機構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有需要的群眾可以在線上咨詢問診。同時,省衛生健康委在“浙里辦”“支付寶”“健康碼”“健康浙江微信公眾號”等主要服務入口上線發布了“發熱門診查詢”應用,居民可以及時上線查詢,就近就快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去醫院進行治療:(1)呼吸困難或氣促;(2)經藥物治療后體溫仍持續高于38.5℃,超過3天;(3)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不能控制;(4)兒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喂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5)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或出現腹痛、胎動異常等情況。 前往醫院就診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盡量乘坐私家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點對點直達醫療機構,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如因病情原因確無法自行前往的,可撥打“120”,由救護車轉運去醫院。在此也呼吁非必要不打“120”,為急危重癥患者留出急救熱線通道。 來源:浙江發布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