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波:逐夢于物聯網賽道 | |||
| |||
2020年,徐波創立了優萬科技,用物聯網技術助力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兩年多以來,從以工控機項目為立足點,到聚焦傳統制造業,再到研發屬于自己的產品,徐波的每一步都走得清晰而堅定。創業路上,有風雨,也有彩虹,追夢之心未改,也永遠不曾停止,“創業于我,其實是一種精神寄托。” 優萬,是“U one”的音譯,在杭州優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徐波的心里,這兩個字寄托了他在創業之初對公司發展最樸素的期望:“You are Number One.” 2020年4月,優萬科技在高新區(濱江)默默開始成長,以OEM,ODM為切入口,主打用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在外人看來,徐波的創業時機并不有利。新冠疫情的持續發酵,讓無數中小企業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但危急時刻,也蘊藏著機遇,“正因為有人退出,留下了空白地帶,我們才有進入市場的機會”。 “黑天鵝”帶來的契機 初見徐波時,他身著一襲樸素的藍色襯衫,正在電腦前忙碌地處理工作。在他的辦公桌上,放滿了正在研發的產品和各式各樣的電路板。談起這些機器的原理、運作方法,徐波也是如數家珍。可以說,在優萬科技里,他既是創始人,也是技術骨干。 優萬科技的誕生與發展都處于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人見到徐波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為什么要在一個如此艱難的時刻創業?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0年初,那時徐波正在一家從事共享單車業務的物聯網公司工作,負責技術研發。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使得大多數企業一夜之間進入了“至暗時刻”。 創業不是打無準備的仗,在物聯網行業工作的經歷也讓徐波看到了疫情下行業發展的契機。疫情對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的沖擊大大加速了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速度。企業對于快速交付、簡單易用的物聯網產品、方案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而物聯網技術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這個時間點處于一批企業退出市場競爭,而市場需求又在不斷增長的位置,”徐波說道。 事實也證明了他判斷的準確性,2017年,思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60%的物聯網項目以失敗告終。但疫情暴發以來,情況發生了逆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披露物聯網業務的增速,將其視為公司發展新的增長點,物聯網項目開始進入“收獲季”。 2020年,優萬科技的故事在浙農科創園一間并不寬敞的辦公室開始了。徐波帶領著幾個技術人員,以自身掌握的技術為基礎,不斷探索前行的道路。 一步一個腳印 新生的優萬科技除了技術和有限的市場資源,既缺乏商務渠道,也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想要立足發展,徐波決定從自己熟悉的工控機入手。 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我們都會看到“小紅車”的亮麗身影。租車時,市民通過App掃描服務點實體樁或車輛電子鎖上的二維碼,鎖止器解鎖后將車輛拉出。騎到任何服務點都可以還車,只需將車輛推入實體樁鎖止器或電子樁區域內扣鎖即可。而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工控機。 優萬科技研發的工控機能同時支持200萬次租還車數據的上傳處理,有效解決了高峰時段的擁堵問題,目前已經在安徽、江蘇等地有效運用。通過為各地的公共自行車提供定制工控機業務,優萬科技穩住了腳跟。 在解決了企業生存的燃眉之急后,徐波將目光投向了江浙一帶廣泛分布的傳統制造業。“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很多傳統制造業生產的產品仍然只有簡單的功能,例如一家企業是生產熨斗的,那么它的產品只能簡單地熨燙衣服,而我們的作用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其往智能化的方向改造。” 智能化改造不僅體現在產品上,還體現在對生產線和工廠的改變。徐波順手從辦公桌上拿起一個“其貌不揚”的小盒子,這是優萬科技研發的用于采集工業數據的一款產品。它能實時監控工廠機器的運行狀態,以檢測用電量為例,機器用電量為多少,能耗是否正常,相關數據可以直接傳到運維人員的電腦上,無須到現場就能隨時獲得工廠機器的實時運行信息,減少人工值守、定期巡檢所消耗的時間。 從工控機入手,到以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再到開發屬于優萬科技自己的產品,一路走來,徐波的步伐清晰且堅定。 創業于我是一種精神寄托 優萬科技是徐波首次創業的成果,但早在大學時期,創業的念頭就已經在他腦海里萌發。對徐波來說,人生最終是要走上這條路的。疫情下的創業,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必然,“創業于我,其實是一種精神寄托”。 2007年,徐波從寧波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借助校企合作的機會,他一頭扎進了智能領域,從在企業積累經驗做起。之后10余年里,他先后輾轉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網絡通信、物聯網等多個行業,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客戶,每一分積累都是一次默默的蓄力,最終成為實現創業夢想的巨大推力。 創業兩年,徐波最大的感受是“再也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了”,他奔波各地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在無數個夜晚,同研發人員一起攻關。在拜訪的當天,由于疫情,優萬科技的員工大多都在家辦公,辦公室里徐波仍在埋頭處理公司事務。 “很多人覺得創業之后,就會自由很多,但其實你的時間是不自由的,你是被公司的事務一直推著往前走的。作為企業的創始人,不能有任何惰性。”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徐波深諳企業的生存發展也如同逆水行舟,必須不停地力爭上游,正如“優萬”的含義一樣,“You are Number One”。 徐波至今仍記得大學時做的小發明,成功的一瞬間,巨大的自豪感也席卷而來。創業帶來的這種自豪感同樣也是激勵徐波不斷前行的動力。創業路上,追夢之心未改,也永遠不曾停止。 來源:濱江發布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