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州市濱江區聚焦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以進場交易開標、評標、管理全周期為載體,通過開標直播“云見面”、現場管理全公開、“陽光指數”強監管等舉措,助力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實現“陽光交易”。

一、創新開標直播, 實現現場開標“云見面”。為消除投標人對不見面電子招投標流程和環節的疑慮,濱江區率先在全市應用首個數字化開標直播間“e見證”,采用開標現場畫面同步對外公開直播的形式,實現了從“不見面”到“云見面”。通過“一標一碼”管理,實現“掌上看開標,信息全透明,企業降成本”,投標參與者僅需一個項目二維碼便可了解開標信息,開標當天還可同步觀摩開標現場實況,真正實現交易現場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開標程序陽光透明。自開標直播間啟用以來,累計開播1061場次,為40.38萬家企業提供開標直播服務(單項目投標企業最高達2067家)。

二、迭代現場管理,強化交易全程留痕監督。在全市范圍率先啟用“陽光評審”機制,將評標過程可視化,標后公示專家打分,拓展社會監督公開渠道,實時監督評標流程是否規范,專家是否獨立評標,倒逼評審專家認真對待評審工作,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評標環境。引入進場交易“六色管理”機制,為業主代表、代理人員、評審專家等6類人員制定身份標識,提高現場人員辨識度,強化人員分類管理,健全項目進場交易“全過程留痕”的監督管理體系,打造平臺統一、功能集成、數據互通的集人員、設備、流程管理于一體的“六色智管”平臺,實現交易現場由“人工服務管理”到“數字服務管理”迭代,確保招標過程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三、重構“交易管理”,完善陽光交易監管機制。依托區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構建區級公共資源交易數字駕駛艙,通過交易動態、營商指標、交易效能等分析模塊,優化對建設單位、代理公司、中標單位三個交易主體服務管理水平,打通交易相關部門間數據壁壘,串起開標、評標和監督環節的交易“e系列”場景,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服務管理制度,形成交易領域標準化體系,實現招投標項目全過程智慧化監管。同時,針對合同信息公開率不高的情況,制定出臺《關于加強高新區(濱江)工程建設項目合同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明確合同公開范圍、時效等要求,增加合同信息的透明度,強化招標人主體責任,減少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的可能性,有效抑制評標后長期未定標、未簽訂合同的情況。今年以來,已有117個工程建設項目完成合同信息公開工作,合同公開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