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租房
為著力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杭州于11月9日發布《杭州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該方案近日已經施行。
哪些人可以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如何確定?保障性租賃住房如何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不同的租賃需求? ……這份“問答”請收好!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公租房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答
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公租房都是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引導多主體投資、多種渠道籌集“小戶型、低租金”租賃住房;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由政府承擔兜底保障責任,負責提供實物房源和貨幣補貼,執行嚴格的準入、退出管理。
問
杭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目標是什么?
答
“十四五”期間,我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3萬套(間),年度租賃住房用地供應面積占出讓住宅用地供應面積比例達到10%以上,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占新增住房供應套數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
問
哪些人可以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如何確定?
答
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對象為一定區域內無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租金按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評估租金。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要求是什么?
答
我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分為住宅型和宿舍型。其中,住宅型建筑面積標準原則上不超過70平方米,確需超過標準的,須報經各區政府批準且最高不得超過100平方米;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筑面積標準為20—45平方米,且該類戶型不得少于80%,一般不超過50平方米。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土地支持政策有哪些?
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企事業單位可將依法取得使用權的閑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產業園區內以及產業園區外符合條件的存量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比上限可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積占比上限相應提高到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允許改建為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結合“一核九星”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合理安排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財政支持政策有哪些?
答
對符合規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的各項補助資金,市級財政通過現有政策及資金予以支持;各區政府可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制定保障性租賃住房資金支持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有哪些房源籌集方式?
答
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等5種籌建渠道基礎上,支持探索利用村級留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利用地鐵、公交停保基地等上蓋物業新(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將閑置或已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用途的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的公租房、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調整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使用管理。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如何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不同的租賃需求?
答
通過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供給,緩解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讓新市民、青年人能夠租到合適的房源,實現“租得到”;發展小戶型和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租得起”;引導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安排在產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區域,從而促進職住平衡,實現“租得近”;穩定供應,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得上市銷售或變相銷售,推動租賃關系相對穩定,實現“租得穩”。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其他支持政策還有哪些?
答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7萬套(間)。其中,藍領公寓制度屬全國首推,已籌集房源4.24萬套(間),交付使用2.21萬套(間),累計入住服務性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2.45萬戶;全省首推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已籌集房源5.2萬套,開工建設3.67萬套,并在主城區開展了1300余套房源的試點分配。
問
目前杭州市保障房租賃住房籌建情況如何?
答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7萬套(間)。其中,藍領公寓制度屬全國首推,已籌集房源4.24萬套(間),交付使用2.21萬套(間),累計入住服務性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2.45萬戶;全省首推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已籌集房源5.2萬套,開工建設3.67萬套,并在主城區開展了1300余套房源的試點分配。
保障性租房
為著力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杭州于11月9日發布《杭州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該方案近日已經施行。
哪些人可以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如何確定?保障性租賃住房如何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不同的租賃需求? ……這份“問答”請收好!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公租房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答
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公租房都是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引導多主體投資、多種渠道籌集“小戶型、低租金”租賃住房;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由政府承擔兜底保障責任,負責提供實物房源和貨幣補貼,執行嚴格的準入、退出管理。
問
杭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目標是什么?
答
“十四五”期間,我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3萬套(間),年度租賃住房用地供應面積占出讓住宅用地供應面積比例達到10%以上,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占新增住房供應套數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
問
哪些人可以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如何確定?
答
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對象為一定區域內無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租金按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評估租金。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要求是什么?
答
我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分為住宅型和宿舍型。其中,住宅型建筑面積標準原則上不超過70平方米,確需超過標準的,須報經各區政府批準且最高不得超過100平方米;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筑面積標準為20—45平方米,且該類戶型不得少于80%,一般不超過50平方米。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土地支持政策有哪些?
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企事業單位可將依法取得使用權的閑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產業園區內以及產業園區外符合條件的存量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比上限可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積占比上限相應提高到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商業辦公、旅館、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允許改建為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期間;結合“一核九星”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合理安排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財政支持政策有哪些?
答
對符合規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的各項補助資金,市級財政通過現有政策及資金予以支持;各區政府可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制定保障性租賃住房資金支持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有哪些房源籌集方式?
答
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等5種籌建渠道基礎上,支持探索利用村級留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利用地鐵、公交停保基地等上蓋物業新(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將閑置或已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用途的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的公租房、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調整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使用管理。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如何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不同的租賃需求?
答
通過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供給,緩解租賃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讓新市民、青年人能夠租到合適的房源,實現“租得到”;發展小戶型和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租得起”;引導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安排在產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區域,從而促進職住平衡,實現“租得近”;穩定供應,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得上市銷售或變相銷售,推動租賃關系相對穩定,實現“租得穩”。
問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其他支持政策還有哪些?
答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7萬套(間)。其中,藍領公寓制度屬全國首推,已籌集房源4.24萬套(間),交付使用2.21萬套(間),累計入住服務性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2.45萬戶;全省首推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已籌集房源5.2萬套,開工建設3.67萬套,并在主城區開展了1300余套房源的試點分配。
問
目前杭州市保障房租賃住房籌建情況如何?
答
截至10月底,杭州市已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7萬套(間)。其中,藍領公寓制度屬全國首推,已籌集房源4.24萬套(間),交付使用2.21萬套(間),累計入住服務性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2.45萬戶;全省首推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已籌集房源5.2萬套,開工建設3.67萬套,并在主城區開展了1300余套房源的試點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