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久久网_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_美女视频网站久久_91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創客故事 | 周南嘉:走在精密電子3D打印的金字塔尖

發布日期:2023-04-17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物聯網小鎮


周南嘉

640.jpg

周南嘉是位80后創業者,擁有眾多身份。他既是芯體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西湖未來智造)的創始人,也是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浙江省3D微納加工與表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其創立的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精密電子增材制造領域的領導者,打造了行業領先的量產級1~10微米特征尺寸平面及三維結構的超高精度電子增材技術平臺。

“創業是我一早就認定的事,它能讓我的學術成果有用武之地。”如同周南嘉所言,創業是他人生的必答題。2020年,周南嘉34歲。這一年,他成立了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投身電子增材制造領域。

這項技術有多厲害,在行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顛覆整個電子制造行業”。放眼國內甚至全球工業級的電子增材行業,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走在了技術的最前端,走在了產業的金字塔尖。

飛躍式成長

近年來, 3D打印技術風靡全球,甚至被預測為“將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來臨”。萬物皆可打印時代,吃的牛肉、穿的衣服甚至是身體器官都能從打印機里打出來,從形狀、顏色,到細節、棱角,每一處都非常精致。

與生活中多見的3D打印有所不同,周南嘉做的技術主要面向集成電路行業。主要應用在哪里呢?其中一個答案是芯片封裝。封裝是制造芯片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連接芯片內部世界和外部電路的橋梁。

周南嘉與團隊研發的電子增材技術為先進封裝產業開啟了另一扇新世界大門。與傳統的依賴光刻的圖案化技術相比,電子增材可大幅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性能和加工靈活性。在他看來,這將對整條產業鏈產生變革性的影響。除此之外,顯示、光伏、鋰電、光學也是企業布局的重點領域。

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的研發總部位于濱江物聯網小鎮,有4000多平方米的研發辦公環境。門口的物聯網街有“浙江最牛科技街”的美譽,兩側分布了十幾家上市企業,市值超過9000 億元。

能與龍頭企業比鄰而居,足以證明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的實力與潛力。公司樓上就是矽力杰,再過去600米是海康威視,兩家上市企業都是公司的合作伙伴。此外,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大力支持下,周南嘉在江暉路地鐵站附近建成了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用于電子增材的智能制造。

成立2年多來,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已被評為“準獨角獸”企業。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與周南嘉的經營規劃不無關系。

2年間,周南嘉與團隊著重干好三件事。第一個是高精度增材設備開發,包括軟硬件部分;第二個是材料庫體系建立;第三個是產品工藝開發,實現客戶想要的產品。這三件事干成了,企業發展自然勢如破竹了。

在電子增材行業代表中國制造,是周南嘉對企業的殷殷期盼。“希望有一天,當大家提到電子增材這個行業,能知道中國杭州的濱江有一家公司叫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知道這家公司有最好的技術與產品。”

80后的創業  累并快樂著

作為80后創業的典型代表,周南嘉身上明顯有股80后的沖勁。早在2014年,周南嘉就有了創業的打算。當時電子增材行業還處于學術研究狀態,然而他一直在伺機而動,尋找創業的突破口。隨后他加入了3D打印領域國際領軍人物的團隊,開始進行3D打印新材料方向的研究。

“這個團隊稱得上是電子增材行業的開山鼻祖。”周南嘉介紹,這位領軍人物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累材料工藝與設備裝置的技術,是微納打印技術的權威人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的研究向前邁了很大一步。”周南嘉表示。

2018年,他加入西湖大學,而后的2年時間里,開始為創業做足前期準備,推進技術、市場等各方面對接,逐漸豐滿創業雛形,直待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呱呱墜地。

老師與企業家,兩個身份的距離有些遠。技術是周南嘉連接兩種身份的紐帶。學術工作為他提供鉆研技術的平臺與資源,企業運營讓他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將最新技術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輸入市場,讓新制造業激蕩澎湃活力。以學者的思維創新,以企業家精神經營,他將兩者完美融合。

飽和,是周南嘉目前的生活狀態。他對“日歷”極度依賴,手機日歷密密麻麻記滿了行程安排,即使是想做1小時的運動,他也會查看行程,看看能否擠出碎片時間好好健身。在他看來,累并快樂著,是幸福的。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創客故事 | 周南嘉:走在精密電子3D打印的金字塔尖

發布日期:2023-04-17

瀏覽次數:

周南嘉

640.jpg

周南嘉是位80后創業者,擁有眾多身份。他既是芯體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西湖未來智造)的創始人,也是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浙江省3D微納加工與表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其創立的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精密電子增材制造領域的領導者,打造了行業領先的量產級1~10微米特征尺寸平面及三維結構的超高精度電子增材技術平臺。

“創業是我一早就認定的事,它能讓我的學術成果有用武之地。”如同周南嘉所言,創業是他人生的必答題。2020年,周南嘉34歲。這一年,他成立了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投身電子增材制造領域。

這項技術有多厲害,在行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顛覆整個電子制造行業”。放眼國內甚至全球工業級的電子增材行業,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走在了技術的最前端,走在了產業的金字塔尖。

飛躍式成長

近年來, 3D打印技術風靡全球,甚至被預測為“將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來臨”。萬物皆可打印時代,吃的牛肉、穿的衣服甚至是身體器官都能從打印機里打出來,從形狀、顏色,到細節、棱角,每一處都非常精致。

與生活中多見的3D打印有所不同,周南嘉做的技術主要面向集成電路行業。主要應用在哪里呢?其中一個答案是芯片封裝。封裝是制造芯片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連接芯片內部世界和外部電路的橋梁。

周南嘉與團隊研發的電子增材技術為先進封裝產業開啟了另一扇新世界大門。與傳統的依賴光刻的圖案化技術相比,電子增材可大幅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性能和加工靈活性。在他看來,這將對整條產業鏈產生變革性的影響。除此之外,顯示、光伏、鋰電、光學也是企業布局的重點領域。

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的研發總部位于濱江物聯網小鎮,有4000多平方米的研發辦公環境。門口的物聯網街有“浙江最牛科技街”的美譽,兩側分布了十幾家上市企業,市值超過9000 億元。

能與龍頭企業比鄰而居,足以證明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的實力與潛力。公司樓上就是矽力杰,再過去600米是海康威視,兩家上市企業都是公司的合作伙伴。此外,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大力支持下,周南嘉在江暉路地鐵站附近建成了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用于電子增材的智能制造。

成立2年多來,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已被評為“準獨角獸”企業。如此迅猛的發展速度與周南嘉的經營規劃不無關系。

2年間,周南嘉與團隊著重干好三件事。第一個是高精度增材設備開發,包括軟硬件部分;第二個是材料庫體系建立;第三個是產品工藝開發,實現客戶想要的產品。這三件事干成了,企業發展自然勢如破竹了。

在電子增材行業代表中國制造,是周南嘉對企業的殷殷期盼。“希望有一天,當大家提到電子增材這個行業,能知道中國杭州的濱江有一家公司叫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知道這家公司有最好的技術與產品。”

80后的創業  累并快樂著

作為80后創業的典型代表,周南嘉身上明顯有股80后的沖勁。早在2014年,周南嘉就有了創業的打算。當時電子增材行業還處于學術研究狀態,然而他一直在伺機而動,尋找創業的突破口。隨后他加入了3D打印領域國際領軍人物的團隊,開始進行3D打印新材料方向的研究。

“這個團隊稱得上是電子增材行業的開山鼻祖。”周南嘉介紹,這位領軍人物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累材料工藝與設備裝置的技術,是微納打印技術的權威人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的研究向前邁了很大一步。”周南嘉表示。

2018年,他加入西湖大學,而后的2年時間里,開始為創業做足前期準備,推進技術、市場等各方面對接,逐漸豐滿創業雛形,直待芯體素(西湖未來智造)呱呱墜地。

老師與企業家,兩個身份的距離有些遠。技術是周南嘉連接兩種身份的紐帶。學術工作為他提供鉆研技術的平臺與資源,企業運營讓他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將最新技術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輸入市場,讓新制造業激蕩澎湃活力。以學者的思維創新,以企業家精神經營,他將兩者完美融合。

飽和,是周南嘉目前的生活狀態。他對“日歷”極度依賴,手機日歷密密麻麻記滿了行程安排,即使是想做1小時的運動,他也會查看行程,看看能否擠出碎片時間好好健身。在他看來,累并快樂著,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