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政務公開的決策部署,聚焦規范,著眼實效,完善監管,不斷推動我區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近日,在2022年度省政府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中,我區實現排名爭先進位。

一、聚焦規范,優化公開標準

(一)制定領域標準目錄,定下主動公開準繩。對照國務院26個試點領域標準指引和省市縣鄉四級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結合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等,完成濱江區26個領域標準目錄編制。第一時間開展目錄調整與新增,根據國務院部委新增7個領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刪減“扶貧”“海關”和“交通運輸”領域,新增5個領域標準目錄,構建全方位無死角全領域公開目錄體系,為開展主動公開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二)積極開展目錄融合,做好公開標準細化。為落實落細基層兩化目錄各項工作要求,推動公開目錄更具操作性指導性,在完成區級基層兩化目錄編制的基礎上,結合門戶網站區政府本級、各部門和各街道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高質量開展基層兩化標準目錄和主動公開目錄融合。按照三級目錄標準,進一步深化公開內容、公開依據、公開時限、公開主體和公開載體各項要求,全面摸清全區各部門和街道主動公開“家底”,為公開實踐提供務實指引。累計完成主動公開目錄25份,合計1200余條。

(三)認真完善各類制度,實現規則全域覆蓋。對照中央及省、市有關要求標準,規范編制《濱江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濱江區政務公開動態調整制度》《濱江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復規范》《濱江區行政機關政策解讀工作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杭州高新區(濱江)門戶網站信息發布工作的通知》等管理制度,從信息發布、人員管理、欄目更新、保密審查等方面以及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解讀回應等環節,全鏈條完善制度規定和流程標準,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工作標準體系。

二、著眼實效,推進工作落實

(一)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工作到人。通過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動態調整,充分激發各層級、各隊伍工作能力和特點,形成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工作局面。針對年度工作要點,逐項分解目標,制作任務清單,落實責任主體;組建政務公開隊伍,按照分管領導、辦公室主任、業務人員三級,做到責任層層落實到人;按照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和政務新媒體類別,專項建立政務公開工作群,打造高效溝通交流環境,確保任務分配清晰、落實有力;根據工作動態,定期調整人員名單,確保人員流動不耽誤工作落實。

(二)優化公開平臺,拓展公開渠道。嚴格按照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文件要求,統一規范設置政府信息公開專欄,根據工作實際需要積極開設專題專欄,不斷完善主動公開網站建設。加強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管理,按照基層政務新媒體規范化建設要求,精簡賬號設置,做優做強“兩微一端”,打造以“濱江發布”為主要公開渠道的“1+N”政務新媒體強大矩陣,提升信息公開的便捷性高效性。

(三)圍繞政府工作,回應公眾關切。圍繞政府重點工作,做好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民生事項、重點工作、重大建設項目等重要內容公開,落實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教育、公共文化體育、養老、食藥監管、就業創業等方面信息公開。開設濱江政策專欄,添加省政府“政策進萬家進萬企”和市政府“回應關切”專題頁面,提供全省智能政策問答鏈接,做好政策公開全覆蓋。邀請民生關切緊密部門,梳理日常電話咨詢、網站新媒體后臺留言、12345平臺咨詢等情況,挑選5-8個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形成濱江特色的民生熱點問題解答清單,主動回應民生關切,不斷提升以公開促服務能力。

三、完善監管,提升工作水平

(一)創新方式,提升培訓質效。編制政務公開工作手冊,系統性梳理基層兩化、依申請公開、政務新媒體管理、網站信息發布等工作規定和操作實踐,整合常見問題問答,突出關鍵環節和關鍵難點,為部門、街道工作開展提供指引。在全區統一培訓基礎上,根據部門職能,編制一單位一清單,增加一對一培訓課程,提供更精細化指導。同時,強化培訓全流程閉環管理,督促做好培訓反饋工作,不斷優化內容選題、培訓方式等,全力提升工作質效,實現學有所依、學有所用、學有所效。2022年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培訓6次,參訓人員160人次。

(二)多措并舉,提升監管能力。積極配合上級檢查測評,逐項研究分析測評結果,第一時間落實問題整改,同時舉一反三,制定完善高效有序的公開監管體系,全力補齊短板弱項,掃除工作盲區,力爭做到公開監管無死角。實行全區定期通報制度,按月對全區21個部門和3個街道的政務公開工作進行通報;借助全省政務新媒體管理平臺,定期發布政務新媒體運營簡報;利用浙政釘等平臺,不定期下發日常抽查結果,督促問題單位及時整改。

(三)嚴抓考核,強化結果運用。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政務公開列入法治政府考核,把考核結果作為改進工作、加強管理的有力舉措。重點突出與上級考核的密切結合,采取正向激勵和反向扣分等措施,進一步調動部門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提升全區政務公開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