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 助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 | |||
| |||
通民心,道民意。1月23日上午,在浙江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后,“廳(局)長通道”如期開啟,4位省級部門負責人走上通道,就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浙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王中毅介紹,新的一年,浙江將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鏈條貫通發力,為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提供法治服務和支撐。 記者問: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去年我省提出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這一重要信號的釋放,彰顯了浙江對營商環境優化的堅定決心和積極態度。省司法廳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有什么舉措?浙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王中毅: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依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水平。王浩省長在剛剛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過去一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用心用情為市場主體提供法治服務,以硬核舉措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很多工作“從無到有”“從0到1”,形成了一批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法治成果,先后有15項工作被評為省委三個“一號工程”最佳實踐案例。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易煉紅書記指出,浙江的營商環境還遠沒有到天花板。2024年,我們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鏈條貫通發力,為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提供法治支撐和服務。重點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 “加”就是加大涉企制度優質供給 近年來,全省各地出臺了大量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但也有的地方出臺了一些違背公平競爭原則的政策。比如,對企業搬遷轉移設置障礙,在招投標中要求經營者在本地注冊設立法人或者分支機構,限定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限制外地商品、服務、要素進入本地市場,設置不合理的條件排斥經營者參與招標投標、政府采購活動……等等。為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近期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公平競爭審查辦法》,這是相關領域全國首部政府規章。《辦法》規定,制定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應當進行公平競爭審查,未經公平競爭審查或者審查通不過的不得出臺,下一步,我們將綜合運用公平競爭審查、合法性審查、備案審查糾錯、督察約談等法治工具箱,有效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讓“投資在浙江、公平有保障”成為鮮明標識。 “減”就是減輕企業不合理負擔 我省通過“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在提升執法質效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企業、群眾對多頭執法、標準打架、小過大罰、天價整改等問題,反映仍然不少。比如,企業反映,今天這個部門來查,明天那個部門來查,甚至某地發生同一天六個部門到一家企業檢查,企業不勝其煩;比如,標準打架,有的部門要求企業關窗生產、有的部門要求企業開窗生產,企業無所適從,等等。為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回應社會關切,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打出一套提升行政執法質效“組合拳”,共10項措施22個創新點。比如,“亮碼檢查”,我們對執法檢查“統一賦碼”,執法人員入企檢查必須出示行政行為碼,否則企業可以監督投訴。比如,“綜合查一次”,我們將統籌各執法部門的檢查計劃,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減少不必要或重復的檢查。又比如,執法監管“一件事”,全面梳理涉及多個執法主體的相關事項,明晰責任,形成執法監管清單,重點解決“多頭管、三不管”的問題。再比如,“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要求,已經在26個領域,將還要在更多領域建立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清單,避免“小過大罰”。這套組合拳,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目的就是實現行政執法效能最大化、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最小化、為民服務效益最優化。 “乘”就是放大法治服務乘數效應 法治服務是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八大重點領域之一。我們將樹立用戶思維,以企業為視角,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全鏈條,綜合集成各類法律服務資源,構建普惠基礎上的市場化涉企法治服務新生態,努力做到“企業需要什么服務,我們就提供什么服務”。比如,對于初創期企業,我們將提供“預約式”指導服務,由執法部門“組團上門”、律師開展“法治體檢”,晴天修屋頂,幫助排查風險隱患;對于成長期企業,我們將提供解決商業糾紛、企業信用修復等服務,高效化解爭議,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一次性修復信用,消除不良影響;對于成熟期企業,我們將提供資本市場融資、投資并購等更加專業化的法律服務,還要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涉外法治服務,如提示海外貿易風險、指導應對跨境貿易摩擦、幫助投資國法律查明等等,助推企業“走出去”;對于轉型期企業,我們將提供破產重整、清算等法律服務,幫助企業涅槃重生,或依法有序退出市場。 “除”就是預防消除企業法律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當前,民營企業面臨諸多法律風險,有些企業涉案,企業家違法了,還不知道為什么違法。為了精準有效防范企業法律風險,我們組織法律專業力量,從紛繁復雜的法律法規中梳理一個產業、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可能面臨的民商事糾紛風險、行政監管風險、刑事犯罪風險,編制重點產業預防性合規指引,形成“一業一冊”合規指南,讓企業提前知曉法律“底線”、自覺不觸“紅線”,為企業打造一面法治“防火墻”,真正實現精準普法、源頭預防。比如,杭州針對直播帶貨行業存在制度缺失、無序競爭和潛在風險,出臺《直播電商產業合規指引》,引導行業合規經營。2024年我們力爭再形成至少15部合規指引,助推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對市場主體最好的支持和保護。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