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實施20周年之際,杭州市政府新聞辦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杭州市企退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情況,并就大家關心的話題答記者問。

這是杭州市針對企退人員社會化管理開展的首場新聞發布會。20年來社會化管理取得了什么成效?會上釋放出哪些提升企退服務的新信號?一起來看!

處于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成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20年來,杭州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創新和優化企退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在做好人社部要求的管理人事檔案、開展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日常公共服務工作外,還增加了多項具有地方特色的自選項目,包含服務關懷、健康體檢、文體活動、節日慰問等,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管理服務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截至目前,杭州市納入社會化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達196萬余人。近年來,全市年均探望慰問住院人員17.2萬人次,大病慰問補助8.5萬人次;每年全市組織各類文體活動超5000場次,參與超過100萬人次。與此同時,杭州市創新打造企業退休人員全市域就近體檢系統,在全市第九輪體檢中,共有140多萬人參加,其中30余萬人實現自主選院擇時,2.8萬人實現跨區域就近參檢。此外,健康體檢的標準逐步提高,體檢項目增加至15個大項,其中生化指標由6項增加至14項。

“家門口”樂享“文化養老”

既要生活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為滿足退休老年朋友文化精神需求,杭州率先建立了專門服務企業退休職工的大學。在這里,退休人員不僅可以參加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課程,還能參與ps技術、網紅主播等特色現代課程。今年春季學期,杭退大市本級兩個校區共開設75個線下專業,設置186個班,在讀學員約5700人次。當前,杭州已實現區級教學點全覆蓋,并設立75個“企退學苑”,老年朋友在“家門口”就能樂享“文化養老”。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解決老年教育培訓‘一座難求’的問題,今后將以‘退大’為主陣地,培養更多退休文藝骨干人才,助力各街道社區開展文化養老服務。同時,開設更多線上直播課程,并新增老年新技能培訓類課,助力老年人緊跟時代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華章二十載 幸福再啟‘杭’”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20周年成果展也在同日舉行。

答記者問

Q:請問,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具體包括哪些服務內容?有什么杭州特色?

A: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董悅:我們在做好國家人社部要求的管理人事檔案、開展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和日常公共服務這些規定動作外,還增加了杭州的自選動作,主要包括四大類:第一類是服務關懷類:我們定期聯絡和走訪高齡、殘疾、獨居等需要特別關照的退休人員,常態化開展住院慰問、大病慰問、喪事慰問等暖心服務,在退休人員生病住院或有困難時,及時給予關心幫助。近年來,全市年均探望慰問住院人員17.2萬人次,大病慰問補助8.5萬人次。

第二類是健康體檢類:全體企業退休人員均可免費參加健康體檢,幫助退休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和風險。街道社區配套組織體檢報告解讀、健康講座等活動,增強健康意識,促進全民健康。

第三類是文體活動類:我們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則,每30至50名退休人員建立1個自管小組,定期開展學習交流、參觀游覽、文體娛樂等活動,促進退休人員互相了解,引導退休人員科學健身、快樂養生。

第四類是節日慰問類。

概括起來,杭州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有這么幾個特點:一是服務門類比較齊全。在保障物質待遇的同時,還充分關注退休人員文化學習、文體娛樂等精神需求。二是待遇標準相對較高。除了健康體檢、文體活動經費;同時還安排了專項服務關懷經費,統籌用于住院探望、大病慰問等重點事項,這是杭州特有的。三是創新作為走在前列。我們在國內較早實施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先建立了專門服務企業退休職工的大學,最早開展了自管小組活動和骨干隊伍建設,創新推動了全市域就近體檢,制定發布了全國首個市級退管服務地方標準。2023年,人社部社保中心在杭州召開社會化管理工作現場會;今年5月,又以專報的形式向全國各地推廣我市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經驗做法。

Q:杭州如何優化服務舉措,做好近200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健康體檢?

A: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明:身體健康是老年生活幸福的重要基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企業退休人員身體健康,從2006年開始,面向所有企業退休人員,每兩年開展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已經實施了10輪。市人力社保局將健康體檢作為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重要內容,不斷優化體檢服務。

一是優化體檢項目,提高準確度。聯合市衛健委等相關職能部門,不斷優化完善體檢項目,逐步提高體檢標準,體檢項目包括了心電圖、胸片、B超、生化指標、腫瘤標志物等共15個大項,其中生化指標由6項增加至14項。

二是優化組織方式,提高便利度。充分利用數字化改革成果,構建數智體檢平臺,創新開展全市域就近體檢。通過跨部門數據協同,完善業務流程,我們每一位企業退休人員都可以在我們全市范圍所有區(縣、市)自主確定參檢時間、選擇參檢醫院,并按系統上傳的體檢報告進行體檢經費結算;同時,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了體檢醫院、街道社區的工作效率。

三是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滿意度。每次體檢,我們都會通過短信提醒和社區通知,確保每位退休人員都提前知曉。在體檢現場,退管工作人員和自管小組長、志愿者會做好服務保障。對年老體弱、出行困難或是臥病在床的退休人員,還提供送檢上門、陪同體檢等暖心服務。健康體檢的參檢率基本保持在75%以上,加上因近期住院等主觀原因而放棄體檢的,體檢服務覆蓋到了全體退休人員。

Q:請問,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對退休以后的文化養老方面有哪些舉措?后續還有哪些打算?

A: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勇杰:我們常說“精彩人生從退休開始”,杭州老年朋友退休后可以做不少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到杭州退休干部職工大學學樂器、學舞蹈、學廚藝;也可以參與志愿服務,愉悅身心。為了讓老年朋友的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結合實際,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抓自管小組活動的全覆蓋。常態化開展自管小組文體活動,確保活動覆蓋到每一個社區,讓每名退休人員都能參加一次;對年老體弱等原因無法參加活動的,進行走訪慰問。

二抓市區大型活動的引領。結合重大節日、省市重點工作任務,我們每年確定一個主題,組織開展全市性的企業退休人員文體活動,已經堅持了二十年。比如:去年的退休人員“迎亞運”系列活動,今天下午即將舉辦的社會化管理二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動等。各區、縣(市)也立足當地實際和特色配套開展活動,比如,拱墅區的“韻和杯”、蕭山區的“社彩紛呈”,以及桐廬、淳安、建德三縣(市)聯合舉辦“一湖兩江杯”退休人員系列文體活動,促進老年朋友之間的交流。

三抓退休文化養老平臺的建設。杭州退休干部職工大學是全國建設最早的、規模最大的老年大學之一,而且招生不區分退休身份、不限制退休地。學校通過市、區、街道三級聯合辦學,保證了覆蓋面,每年可服務學員1.1萬人次,專業課程覆蓋了文藝、書畫、醫保、文史、技能、體育等六大門類。

為了順應銀發經濟、銀齡人力資源開發的新形勢,解決老年教育培訓“一座難求”的問題,今后我們將以“退大”為主陣地,與農村文化大禮堂、社區學院等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教學資源向基層延伸,讓退休人員在家門口就可以上學。同時,也會繼續通過開設更多的線上直播課程,把精品課放在網站、微信公眾號和華數電視上,讓老年朋友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到新知識、新技能。今年,杭州退休干部職工大學還新增了網絡主播等老年新技能培訓類課程,深受老年朋友歡迎,這也是我們今后工作的一個新方向。

Q: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人口流動,有不少非杭州戶籍的就業者在杭州退休,他們退休以后有的住在杭州,有的回了老家;而且杭州戶籍的退休人員也可能會在市區內更換常年居住地。請問,這些居住地、戶籍地不一致,甚至不在杭州市區的退休人員,是否同樣可以享受到社會化管理服務?

A: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勇杰:我們從人力社保公共服務的公平性、均等性和便捷性出發,著力破除退休人員參保地、戶籍地和實際居住地的限制,努力實現在杭州參保退休以后,不論是否杭州戶籍,甚至哪怕不住在杭州,也可以享受到優質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也為更多人創業樂業在杭州提供幸福預期。下面,我簡要介紹下三類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模式:第一類是杭州退休、杭州市區戶籍的退休人員。在同城范圍內,因居住地變化引起的社會化管理地調整的,目前我市實行的是由實際常年居住地負責管理服務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說,退休人員可以申請納入常年居住地的屬地管理,待遇標準和內容是一樣的。這樣,就解決了因為城市有機更新、人員跨區流動帶來的問題。

第二類是杭州退休、戶籍在外地、但實際仍常年居住在杭州的退休人員。他們只要憑居住證明,就可以申請納入市區常年居住地進行管理,享受相應的待遇。這樣,就解決了“新杭州人”享受社會化管理服務待遇因為戶籍不在杭州而受限制的問題。

第三類是杭州退休、戶籍在外地,退休以后不住在杭州的退休人員。近年來,這類退休人員增長速率比較快,目前已達到近6萬人,他們統一由市級退管經辦機構負責日常管理服務。除了自管小組文體活動等一些需要現場服務的項目無法實現外,其他像節日慰問費、健康體檢等服務內容都是可以享受到的。這部分退休人員,雖然退休以后,人和戶籍都不在杭州,但是我們的管理服務卻沒有缺失。比如,我們開發了小程序“企退通”,實現了“異地體檢發票報銷”與“節日慰問費銀行卡修改”等業務線上聯系辦理;同時,還通過浙里辦APP,實現了養老待遇領取資格異地認證的手機掃臉認證模式。今年,我們首次邀請了部分異地戶籍退休人員回杭州“喜看杭城新發展新面貌”,響應了他們“常回家看看”的愿望,彰顯了“杭州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