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河司法所以亞運籌辦為契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高新”特色,以打造“未來司法所”為目標,按照“3456+N”模式,敢為人先、大膽實踐,在探索未來模式、實踐未來標準中不斷提升各項工作水平。

一、硬件設施建設及人員配置情況

超前謀劃,打造新型基層法治陣地,調撥近1800平方米用房、投入400余萬元資金,實現辦公場所和設施設備更新換代。對照“新職能、新服務”,構建基層法治、公法服務和基層治理“三大生態”,劃分公共服務、綜合辦公、監督管理、教育幫扶“四區功能”,為街道提供高效法治保障,為群眾提供優質法律服務。高標準配齊配強隊伍,目前司法所有工作人員13人,其中司法行政干警3人、社區矯正社工4人、司法輔助人員4人、安保2人。現有黨員5名,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好,堅持每年參加義務獻血活動;護航亞運、平安巡防在一線,堅守100余天,無一退縮。近年來1人被評為“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1人被評為浙江省社區矯正能手。近三年來工作人員無違法違紀問題、無負面輿情事件發生。

二、業務開展及特色亮點

(一)法治為要,構建未來基層法治生態

對照新時代司法所職能,探索構建未來法治生態,為街道行政決策當好“法律參謀”。一是聚焦法治機構建設。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的模式,建立集合法性審查、執法監督、企業合規指導、法律服務保障等內容于一體的街道法治保障(監督)中心,拓展服務功能,加強高頻涉法風險的行政指導和法律服務,推進企業合規從“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轉變,2023年以來,合規指導企業20余家。二是聚焦法治工作創新。落實街道、社區合法性審查全覆蓋,壓實合法性審查工作責任,開展“提前介入審查”和“末端應急審查”,做到“應審盡審”。近三年來,司法所長列席街道主任辦公會54次,參與討論決策議題639件,審查重大行政決策9件、行政規范性文件1件、合同111件。三是聚焦社區民主法治建設。積極開展省級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推進落實街道社區法治陣地建設全覆蓋,進一步濃厚法治氛圍。常態化開展社區組織成員、黨員和居民代表學法活動,提升居民群眾法治素養。符合條件的19個社區已有17個成功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社區,基層民主規范有序,社區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2022年1月長河街道辦事處被評為全省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集體。

(二)以民為本,構建未來公法服務生態

貫徹落實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服務理念。一是服務更貼心,打造“24小時司法所”。持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開發數字“法治地圖”,律師值班全時段覆蓋,律師服務全網格觸及,延伸窗口服務時間到周六,建立線上線下全天候值班機制,實現“預約線對線、辦事端對端、服務面對面”,著力打造“24小時司法所”,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服務需求。近三年來解答法律咨詢6890余人次,開展法律服務宣傳72余場次。二是服務更便捷,打造“云上司法所”。依托高新區數字產業優勢,打造集法治建設、法律服務、糾紛化解于一體的“@司法所”平臺,打通了司法所和人民群眾線上服務渠道,推動司法所服務轉型、工作升級。三是服務更豐富,打造“開放式司法所”。以建設“開放式司法所”為理念,精心打造藏書5萬余冊的“硅谷書房”,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以更好地開展憲法法律和政策法規的宣傳,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法治文化需求。

(三)創新賦能,構建未來基層治理生態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司法所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盡職履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職能,堅持創新賦能,積極打造未來基層治理生態。

一是創新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建立“一長二員”工作機制和以方言溝通為特色的“長河頭”調解室,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近三年來累計化解糾紛3778起,涉案金額達1.15億元。作為杭州亞運會主場館所在地司法所,工作人員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分別編入晶都社區、繽紛社區參與開展平安護航工作,排查安全隱患,成功化解了多起疑難糾紛案件,維護了亞運期間的安全穩定。

二是創新實施社區矯正工作。注重德法并舉,以德施矯。創新開展“日行一善”“矯正四治”“信用修復”等活動,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成為守法公民。近三年來,接收社區矯正對象中,未有脫漏管和再犯罪案件發生。社區矯正對象累計行善做好事85000余件,助學、助困、助老、助貧等公益善行累計捐款50余萬元,其中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向貴州省丹寨縣學校捐款10萬元;一名社區矯正對象疫情期間捐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價值3萬余元;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向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237名貧困學生捐贈書包、校服等物資共計價值10萬元,向濱江區心度基金捐款10萬元,向鄭州市紅十字會捐款10500元;迄今為止,活動參與率達到90%以上。

三是創新抓好安置幫教工作。充分運用“浙里安幫”數字化平臺,實時更新維護刑滿釋放人員信息,綜合運用線上互通、線下融合、實地查訪等方式,建立一人一檔,并實施賦碼管理,對刑滿釋放人員的訴求和預警及時跟進處置。現在冊刑滿釋放人員現實表現及動態情況總體穩定。

下一步,長河司法所將以“楓橋式”司法所創建為全新起點,面向未來,全面提升隊伍素質,不斷強化司法職能作用,厚植法治文化底蘊,持續夯實司法行政基層基礎,聚力創造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服務轄區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