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鄧兵、 周明耀委員:

你們在區政協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持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推進我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已轉交我局會同區發改局、區經信局辦理,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是國際競爭的戰略焦點,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我區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自2019年10月科技部批復杭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來,高新區(濱江)圍繞《杭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緊盯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研究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兩鏈”深度融合,建成了全市首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高標準建設“中國視谷”、“中國數谷”,積極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領頭雁”城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帶動全區經濟持續向好發展,2023年,全區高端軟件和人工智能產業營業收入達1742億元,占全市比重近40%,成為全市人工智能的產業高地。

一、關于“規劃產業鏈形態,以鏈上企業共同落地攻關為目標”的建議

目前,我區形成上下游人工智能產業鏈。杭州高新區(濱江)是杭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區,人工智能企業在濱江已形成規模化集聚態勢,產業領域基本覆蓋了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軟件算法、行業應用三個層次,初步形成了從核心技術研發、智能終端制造到行業智能化應用的產業鏈結構。在上游算力層,集聚了一批AI芯片企業。依托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集聚了國芯科技、研極微電子、中昊芯英、領芯微電子等優勢企業,為區內AIGC發展提供性能高、穩定性強的AI芯片、CPU、GPU等核心部件供給。在中游算法層,企業主要集中在數據服務領域,集聚了涵蓋數據服務(數據收集、數據注釋、數據標注)和大模型(模型開發、模型訓練、模型生成)的一批算法層企業,包括覽眾數據、聯匯科技、邦盛科技等企業;同時,網易、海康、新華三等企業率先在大模型領域開展了初步探索。在下游應用層,形成“AI+文字”“AI+娛樂”“AI+圖片”“AI+視頻”“AI+虛擬人”等多個應用場景。涌現出網易伏羲、華數、中南卡通、比鄰星球、北冥星眸科技等一批應用層企業,進一步加速人工智能泛在化應用。

目前區經信已經開展五大生態圈產業生態圈細分賽道研究,并形成產業鏈圖譜,下一步將對細分賽道外部環境進行深入分析。

二、關于“加快國家級算力中心建設,以更高的站位提供服務”建議

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于2022年5月一期上線運營,是全省首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人工智能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采用國產全自研AI訓練集群基礎單元,通過自主可控芯片“昇騰910”和高速網絡構建人工智能硬件集群,為企業、科研機構等提供公共普惠的算力。在算力支撐支持方面,區發改2023年4月發布了《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號),其中鼓勵使用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資源,按照服務合同金額的50%給予算力補貼,單個主體年度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2024年5月24日,杭州高新區(濱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集成電路和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4〕7號),其中鼓勵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平臺為意向用戶提供免費試用和遷移適配服務。以“算力券”等形式支持中小企業購買使用公共算力資源。對于使用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資源的,按照不超過服務合同金額的50%給予算力補貼,單個主體年度最高補貼100萬元。

后續我區將做好優惠政策的宣傳,會同計算中心運營公司及時做好算力補貼政策的兌現工作。計算中心高新智能公司將積極配合市、區兩級政府,加快現有政策的落地實施,確保用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享用到優質的國產算力資源。同時,將積極爭取省級、市級等更高層級的政策支持,以推動算力產業更快發展。并將重點關注相關工作,積極開展調研并與已入選的國家級平臺展開交流學習,力爭使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早日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的一員,以鞏固和提升杭州市在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地位。

三、關于“跟隨AI發展趨勢,加速AI與傳統行業業務融合”建議

目前,在我區發展的人工智能企業基本涉略AIGC全產業鏈環節。上游算力層集聚AI芯片、GPU等;中游算法層主要集中在數據服務以及大模型領域;下游應用層產業優勢相對明顯,形成“AIGC+文字、娛樂、圖片、視頻、虛擬人”等多個應用場景。在AIGC大模型領域,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等頭部企業已開始探索布局。在AIGC應用方面,涌現出網易伏羲、華數、中南卡通、北冥星眸科技、連信科技、相芯科技、比鄰星球等一批應用層企業。

我區產學研用合作方面,靈活采用“一產多盟”“一產多體”等形式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服務,建設AIGC產業創新聯合體,發揮領軍企業對AIGC產業的帶動作用,吸引“政產學研資用”等多方主體參與。鼓勵以高校院所或圈內知名科學家牽頭,聯合企業等成立AIGC產業聯盟,圍繞AIGC“芯片+算力基礎設施+AI框架&算法庫+應用場景”開展上下游資源要素供需對接活動。打造中國首家AIGC產業園,舉辦投融資路演活動及應用場景座談交流會,搶抓人工智能領域新賽道,目前已有11家企業簽租賃合同,將陸續入住AIGC產業創新中心。2023年6月,我區發布《搶抓人工智能領域新賽道 打造AIGC產業先行區行動計劃》,提出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AIGC產業新高地。作為實施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我們積極謀劃建設中國首家AIGC產業創新中心,將火炬創新中心打造成為全區AIGC全鏈條發展的核心創新引擎。

力爭未來5年,AIGC完整產業鏈形成,全區集聚100家以上AIGC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合帶動形成數個百億級產業集群。AIGC應用場景加速涌現,形成一批AIGC融合應用標桿項目。AIGC產業生態完善,搭建一批共性技術支撐平臺,突破一批AIGC底層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AIGC產業平臺和龍頭骨干企業。

四、關于“推動數據開放,完善交易方式”建議

目前,我區正布局建設用于模型訓練、孵化加速空間載體,集中區內已開展人工智能行業模型應用研發企業的AI業務板塊,啟動工業制造、智慧農業、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行業、智能視覺、紡織(服飾)、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行業大模型與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謀劃打造N個國家級行業語料庫,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大模型與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多模態語料庫項目,助力“中國數谷”成為杭州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高地的主載體。

以建設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為目標,協同杭州數據交易所、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著力匯聚數據供給,加快培育立足杭州、面向全國的數據要素供給體系。截至2024年一季度,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杭州數據交易所在累計上架數據產品1767個,注冊“數商”1254家,完成交易45.75億元。預計到2024年底,累計數據交易規模可達60億元。下一步重點聚焦“中國數谷”建設,依托“改革沙盒”加快探索數據托管、行業數據集中共享等多元的數據使用模式。

五、關于“推動普通百姓擁抱AI,為未來做好準備”建議

2022年以來,區教育局深挖區域優質科技資源,制定出臺《關于建立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教育大聯盟”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實施辦法》,布點試驗、校際聯動、以點帶面,讓學生跳出書本、開拓視野,既拓寬了協同育人新路徑,又實現了科技與教育雙向賦能。

點對點搭建合作平臺。鼓勵校企合作,將科技課程融入校園STEAM課程及社團拓展課,形成人人能參與、校校有特色的校企合作項目化學習新樣態。如竺可楨學校與四維生態科技結對,開展以AI人工智能觀測系統及人工智能識別原理為基礎的校園氣象科普課程;長河小學與宇視科技結對開展“數智新課堂”,實現項目化實地見學、講座授課、實操培訓;聞濤小學與蘇泊爾家電共建“未來生活家”校園智慧烹飪空間,賦能科技型勞動教育。

與區內新華三、浙大中控等7家企業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投入40余萬元采購人工智能教育教學設備,開發人工智能課程,基于學校教育主陣地的智能化時代提升學生AI素養教育。拓寬“五育并舉”育人路徑,探索以信息技術支持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

基于國產算力生態的重要性,下一步,將協同華為等生態伙伴加強與區內高校、企業的緊密合作,鼓勵和支持高校學生、教師以及企業研發團隊利用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進行科研與創新活動。此外,計算中心還準備向省教育廳提議在大學教育中增加國產算力相關課程,以提升大學生對國產算力平臺的認知和應用能力,增加國產算力儲備人才。

衷心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市濱江區科學技術局

杭州市濱江區發展和改革局

杭州市濱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