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生、楊文君、徐志清等3名委員:

你們在區政協第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后亞運時期如何更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建議”已轉交我局辦理,我局高度重視“關于后亞運時期如何更好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建議”提案,組織相關科室,對照工作職能對提案進行認真研究,對所提建議有關內容進行了認真梳理分析,現回復如下:

一、已開展工作

(一)出臺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合作創新

2011年以來,我區圍繞“高”和“新”,連續推出三輪“1+X”產業政策體系,對不同類別產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和不同功能平臺進行差別化政策扶持,培育了一批骨干企業,打造了以信息經濟為主導的優勢產業。其中《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對科技企業培育、孵化體系建設、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研發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引導扶持政策。2022年新出臺了《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兩鏈”深度融合的若干政策》,圍繞“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總目標,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以新型產業創新組織建設為路徑,聚焦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低碳和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強化對區內企業的創新支持,支持壯大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近期發布《關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實施意見》進行意見征求,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鼓勵技術創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扶持力度。

(二)優化財政資金,實現靈活獎勵機制

區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小企業從事創新創業活動。發揮財稅政策的杠桿作用,積極鼓勵企業爭取各級各類科技項目,引導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充分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科技政策杠桿作用,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三)推動集群化發展,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

積極鼓勵和引導各街道、產業平臺布局建設孵化器集群。支持街道推動傳統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發揮萬輪集團國家級孵化器的示范帶動作用,因勢利導推動西興街道工業園區內海威控股、興耀自動化產業園等14個園區、樓宇轉型建設孵化器。支持區內產業平臺建設孵化載體,互聯網產業園從秋溢路周邊樓宇起步,先后建設了杭州天和高科技產業園、杭州人工智能產業園等28家孵化器。搭建政企交流新平臺,推動孵化集群迭代升級。

(四)推動專業化發展,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

結合區情實際,推動建設一批專業化孵化器,做強精準孵化。支持國家級孵化器輸出管理、服務模式,做好孵化器品牌輸出備案,支持區科創中心等4家國家級孵化器牽頭幫扶AIGC產業創新中心等10家孵化器創建單位。支持??怠㈦娀?、三維通信等上市領軍企業,分別圍繞智能感知、文創、通信等區重點產業建設了東部軟件園等12家專業化孵化載體。依托高能級產業平臺,聚焦專業資源導入。支持浙大濱江研究院建設“醫工信協同創新孵化器”。支持北航研究院與德諾聯合孵化的企業杭州諾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專注于極弱磁測量技術的醫療設備的創新研發、制造,共同推進產業化與國內首個醫療器械認證。助力杭州中科孵化器成功認定市級孵化器,杭州中科孵化器成立以來共引進落地企業41家。

(五)積極開展“下沉式”服務,業務辦理更便捷

圍繞企業和群眾政務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推出由“線上好辦、就近好辦、上門好辦、智慧好辦”四大服務模塊構成的“濱好辦”企業服務品牌。優化組建政務辦事員、政務代辦員、聯企服務專員“三大員”結構化隊伍。建立“身邊好辦”即時響應服務團隊,優化上門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特點定制了“濱好辦”移動辦事禮包,共涉及32大類101項服務事項。今年以來,累計前往天和高科技產業園、中控科技園、江虹創意園等地開展“濱好辦”移動增值服務15次,覆蓋企業群眾8千余人次。

濱江區稅務局充分運用志愿者團隊力量,在車天車地、中興社區設置了2個“下沉式”辦稅服務點,打造“15分鐘辦稅圈”,一定程度上對進廳人員進行了分流。在中介、街道園區成立助企服務站,安裝“稅e辦”軟件,延伸遠程服務觸角。截至目前已成立5個助企服務站,分別在上杰、博納、金懿、澤商4家中介和長河街道華業科技園暖企小站。后續將進一步擴大下沉式服務范圍,通過軟件下沉方式,增加便民辦稅服務點數量,結合“稅e連”反向預約,“稅e查”征納互動,及時解決企業涉稅問題,為企業發展注入稅務力量。

(六)深化確認制改革

根據市局統一部署,結合自貿區優勢,進一步推進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持續提升市場準入體驗感和滿意度。做好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依托浙江省全程電子化登記平臺,拓展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應用,提升身份驗證服務水平,建立中國委托公證人代辦機制,努力率先實現港資企業市場準入全業務類型全程網辦“零見面”。探索備案事項信用承諾辦理。對市場監管系統內高頻備案事項,完善信用承諾機制,發揮信用約束作用,探索“上傳即備案”“提交即備案”“承諾即備案”模式簡化備案程序,防止形式備案變相實質審批,提升備案登記效能。

二、下一步工作考慮

我區在做深做細現有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將持續推動孵化體系市場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發揮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有效提升民營企業強創新動力,高成長潛力和硬科技實力,全力推動我區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整合區內外平臺資源,促進企業合作共贏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關注高成長新主體企業,深入開展“創業陪跑計劃”,完善全鏈條孵化體系,繼續實施新一輪國高企三年倍增計劃,鼓勵獨角獸企業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領域建設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梯次遞進、成長有序、生態良好的企業群落。積極對接上海南部高質量創新創業支撐平臺,謀劃引入其現有實驗室及設備,為區內創新主體提供更多更好的賦能服務。

持續推進《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政策修訂,通過政策推動企業研發投入,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和高企認定等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全力推動我區孵化載體高質量發展,加大孵化體系建設扶持力度,助力孵化載體提能增效,推動在孵企業快速成長。發揮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有效提升民營企業強創新動力,高成長潛力和硬科技實力,助推杭州高新區加速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邁進。

(二)鼓勵銀行投貸聯動、股債聯動等形式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

鼓勵擔保公司積極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切實為企業提供精準、快速、普惠、有效的融資支持。鼓勵銀行通過投貸聯動、股債聯動等形式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及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050人才企業和接受過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的單個企業的信用貸款。

(三)持續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

結合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以“讓數據多跑路”為主題,在辦事服務大廳商事服務自助服務區設立“創業導辦”崗,幫助辦事群眾運用網絡開展商事登記申報工作。結合“入市第一課”、“上馬石平臺進園區”等活動,在全區范圍開展新設企業“入市第一課”創業輔導進園區活動,針對性就公司法及市場監管領域合規、稅務合規、勞資合規及可享受政策等方面提供針對性授課輔導及現場服務,立體打造濱江新設企業“入市第一課”服務品牌,并同步在“上馬石”平臺提供線上服務。著力提升新設企業健康發展能力,完善區增值服務工作體系。

衷心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高新區(濱江)科學技術局

杭州高新區(濱江)發展改革局

杭州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濱江區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