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科技委員會:
你們在區政協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增強科技成果雙向匹配的建議”已轉交我局辦理,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已開展工作
(一)出臺政策引導,做好體制機制保障
一是加強“兩鏈”融合。2022年,出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兩鏈”深度融合的若干政策》,圍繞“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總目標,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以新型產業創新組織建設為路徑,聚焦產業鏈鼓勵企業、產學研平臺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二是加快“兩地”建設。2023年,出臺《建設創新發展策源地和成果轉化首選地行動方案(2023年—2026年)》,以建設領先科技園區為主線,加快創新能力提升和加速成果轉移轉化。三是制定創新平臺賦能方案,匹配平臺信息與企業需求?;谌珔^產業技術痛點和科研難點需求,完成對創新平臺從科研任務布置到分類績效考核的閉環管理,實現每個重點產業賽道都有創新平臺支撐。六屆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方案,下一步將進行任務分解。
(二)加強產學研平臺和企業的接觸,開展協同創新
一是以產業需求導向,高質量保證成果轉化源頭供給。聚焦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技術需求,引進知名高校院所和重點企業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不斷完善“1+2+6+N”創新平臺體系,產出一批破解產業共性難題的標志性科創成果。二是開展四大跨平臺主題活動,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打造“濱創薈”系列品牌,以“集智薈才”“創新薈聚”“孵育薈享”“成果薈萃”等為活動主題,開展一系列有關人才政策培訓、協同創新、孵化載體發展、科技成果路演等方面的創新創業活動。今年累計開展“濱創薈”活動31場,累計服務企業1000余家,服務千余人次。二是鼓勵創建聯合實驗室、創新聯合體開展合作。加強產學研平臺與企業合作對接,針對應用場景、市場需求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效率提升。目前我區產學研平臺與企業累計共建58家聯合實驗室,省、市級創新聯合體各5、15家,在區塊鏈數據、低空經濟、毫米波等眾多前沿技術上取得成就、進行應用并量產。
(三)聚焦成果轉移轉化關鍵環節發力
一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做好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加強專業機構市場化運作,推進4家概念驗證中心項目管理機制建設,已征集概念驗證項目33個;采集申報概念驗證中心及中小試基地意向5家。加強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開展科技發展創新研討會、科技成果路演、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等各類活動,累計促成入駐企業與高校院所簽訂合作協議11項,企業與企業間簽訂合作22項;引進落地企業34家,其中31家企業注冊落地濱江。二是建設成果轉化員隊伍促交易。作為杭州市企業成果轉化員工作的首批試點之一,建立企業成果轉化員申報、培訓、履職、評價等工作體系,推動區內重點企業實現成果轉化員全覆蓋,累計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員470名。三是推動技術交易市場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區技術合同登記點作用,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充分挖存量、提增量,今年新增受理技術合同489項,截至5月22日,技術合同交易額119.8億元、居全省第一。
(四)與省廳共建科技大市場,促進科技成果精準匹配
一是與省廳共建科技大市場。王理生副主任牽頭與省科技廳合作處金處長一行就合作共建浙江科技大市場(省級線下綜合市場)的事宜進行面商,提出打造市場導向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集成改革、集聚高素質技術經紀人團隊等目標。已對接省科技廳成果轉化中心和信息院,實地考察科技大市場場地,交流后期建設事宜。二是建立科技保險制度。人保鑒證中心獲人保集團批準成立,是國內第一家科技鑒證咨詢公司,已進入籌備落地工作。三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創新積分二期系統,基于企業創新能力量化評價、精準支持企業創新的新型政策工具,通過統一的創新積分,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完善企業與金融機構有效對接機制。
二、下一步工作
(一)落實創新平臺賦能方案,發揮體制機制優勢
一是打通企業和平臺信息橋梁。建立科技企業技術需求庫、創新平臺技術供給表,凝練年度應用研究任務榜、給產學研平臺下達年度創新任務項目,并納入產學研平臺年度考核,目前正在遴選專業性強的績效評估機構。二是搭建區技術科技成果池。引導創新平臺在項目任務期滿后及時登記備案科研成果。對由創新平臺研發且通過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產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類成果,統一納入區技術科技成果池進行管理和利用。對未按照約定實施轉化的應用技術類科技成果,納入“先用后轉”實施清單,面向區內企業推進公開轉化,探索實施專利免費開放許可、轉讓。
(二)細化深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路徑
一是完善轉化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北航杭研院、白馬湖實驗室、浙大城院濱創中心等4家單位建設。推進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熟化基地,引育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科技服務機構,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評估、市場化運作機制。在科技成果評估、技術交易、金融扶持等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先行先試,健全協議定價、掛牌交易、拍賣、資產評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場交易定價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與產業、企業需求有效鏈接,形成一套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地。三是完善創業孵化體系。啟動制定新一輪孵化器行動方案,聚焦硬科技創新、顛覆性成果轉化、高成長企業孵化,培育一批產業領域聚焦、專業能力凸顯、示范效應明顯的標桿型孵化器,力爭新認定孵化載體15家,保持在孵企業4000家以上。
(三)建好科技大市場(省級線下綜合市場)
我局將根據省科技廳要求,積極與科技大市場運營主體落實建設方案,對建設改造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房租、裝修和運營費進行部分承擔,其他資助按照區內現有政策執行。推動設置“科技大市場展廳”,推行“浙里好成果”發布機制,常態化開展重大科技成果路演發布推廣;發揮省級線下綜合市場對各類創新主體功能,推動“安心屋”單列管理、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先用后轉”、成果評價等科技成果轉化集成改革最終落地;提升技術經紀人專業能力,探索形成為科研人員作價入股、創辦企業提供資源對接和合規化路徑。
衷心感謝你們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市濱江區科學技術局
杭州市濱江區發展和改革局
杭州市濱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
杭州市濱江區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