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濱江打造青年創業創新“新天堂” | |||
| |||
前不久,5家杭州高新區(濱江)創業企業相繼新獲市場億元級大額融資,引發創業圈熱議。這些企業都很年輕,如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在杭州注冊成立,現已成為國內AI行業“準獨角獸”企業。創始人、85后楊龔軼凡選擇濱江的理由頗具代表性:“濱江人才梯隊豐富,創業、產業生態都較完善,政策比較完善且兌現快,是創業的好地方。” “青年是創業創新的生力軍,更是濱江主要的區域特質之一和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我們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必須重點考慮的因素。”濱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孟輝介紹,目前全區常住人口平均年齡33.5歲,人才總量近48萬人。近3年年均引進35歲以下青年人才數超6.8萬人;今年已新引進青年人才4.13萬人,新增數位列杭州第一。 這些年,濱江不斷拿出“真金白銀”扶持企業,持續深化改革,優化體制機制,努力幫助青年創業者破解創業難點。 人才戰略伙伴專家公推制應運而生。“我們聘請了一批洞悉市場前沿、了解區域發展實際的知名企業家和懂技術懂研發的行業大拿,若獲得一位專家推薦,被推薦人才項目落戶高新區(濱江)后,即可獲最高千萬級資金扶持。”濱江區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王連均說。 在此基礎上,濱江設計了一系列政策,不僅包括人才基金、人才創業金、人才創業協同等配套支持,同時創新探索完善國有創投容錯機制,將人才基金的投資容錯率提高到70%,且不以單一項目的盈虧為考核評價依據,為“耐心資本”松綁。對項目盡調到位、履職跟蹤盡責的,通過設置投資容錯率、明確盡職條款,鼓勵國有基金大膽投、放心投。 80后創業者鄭飛君正是公推制度的受益者。他創立杭州傲芯科技有限公司時,從有意向創業到獲批系列創業政策支持,僅花了2個月時間,順利得到超千萬元的支持額度。“濱江人才創業扶持力度大,大大減輕了我們硬科技初創企業成本壓力,而且政策兌現快、服務效率高,誠意滿滿。”鄭飛君說。如今,傲芯科技發展順利,研發出多款行業領先的車載通信網絡接口芯片,正向著車載芯片領域領先企業邁進;30多名公司成員,一半有碩士以上學歷,核心成員平均40歲且都有15年以上行業經驗,全公司平均30歲 科技型初創企業對研發人才招引需求迫切。濱江搭建以白馬湖實驗室、北航杭州研究院、浙大濱江研究院、杭電濱江創新中心等為代表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對從事重大創新、基礎研究及核心技術攻關的創業人才給予長期穩定支持與激勵,并給予企業更大的人才自主評定權,創造良好的人才培育引入環境。 楊龔軼凡說,中昊芯英創辦以來,跟浙大、杭電等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共同面向市場和行業發展培育人才,現在公司一半人員有碩士以上學歷,今年又拿到了杭州市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名額。 濱江著力打造青年創業創新“新天堂”,產業也更趨新,以數字經濟、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為主,零磁醫學、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也在加速崛起,誕生了不少“年輕”企業,基本都是在1990年杭州高新區成立后注冊成立。 “隨著濱江產業生態日益完善,越來越多青年開始進軍人工智能、智能物聯、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我們今年又推出了面向青年創業者的‘青鏈’行動計劃。”濱江區人力社保局副局長俞凱華介紹,該計劃針對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青年,只要是滿足條件的碩士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創業者,其項目所屬領域符合杭州市五大產業生態圈重點方向,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生物、元宇宙等前沿賽道的,即可申請,經審定將獲得3年總共最高500萬元資助。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