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衛健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及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區委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和區委“136”主題攻堅行動要求,堅持依法行政,切實將法治建設與衛生健康工作相結合,為健康濱江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在強化法治思維中筑牢責任墻

一是深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集中學與個人學相結合,推動法治思想入腦入心,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法4次,組織機關及局屬單位干部職工通過線下培訓、線上考試,學習法律法規知識。二是壓實法治責任。堅持將法治政府建設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業務科室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三是規范工作程序。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落實法制審核制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提高依法履職能力。

(二)在規范行政行為上打好組合拳

一是依法推進政務公開。精準發力提升公開效能,定期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全年在政務公開平臺發布信息331條,受理依申請公開2條,均按時辦結。二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做好近三年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案卷整理自查,科學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流程,結合工作實際,廢止區級行政規范性文件2件。三是規范依法行政流程。聘請法律顧問為重大行政決策、行政合同及其他法律事務進行法律論證,提出法律意見,全年出具法律意見230次。深化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法治建設,加強法治協作機制建設。

(三)在落實執法責任上守住警戒線

一是加大衛生監督力度。以傳染病防治依法執業、生活美容場所衛生等專項整治為抓手,對公共場所、學校、醫療機構等300余家單位開展雙隨機檢查。二是精準提升執法效能。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全年辦結案件128件,其中大要案5件、取締非法行醫4家,罰沒款120.87萬元,年度執法質效監測結果位列A檔。試點全省放射衛生在線數字化監管。三是加強行政執法案卷管理。規范案卷歸檔流程,完善長效自查機制。做實做細行政執法案卷集中評查,近4年辦結的行政處罰案卷8卷、行政許可案卷4卷順利通過市級審查。

(四)在賦能營商環境上擦亮服務窗

一是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實現審批更簡、時效更短、服務更優,全年受理、辦結審批事項14832件,辦結率達100%。二是全面推進信用監管。加強依法誠信執業宣傳,為企業提供失信信息信用修復服務,實現一次申請、多跨協同、全程網辦,全年開展涉企信用修復24家次。三是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加強對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以及具體政策措施的公平競爭審查,全年共完成公平競爭審查2件。

(五)在普法宣傳教育上織密傳播網

一是落實年度普法計劃。制定區衛健局深入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工作重點,以局本級為核心帶動局屬事業單位全面鋪開法治宣傳工作,積極報送“以案釋法”典型案例。二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結合“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12·4憲法日”等活動開展普法宣傳,在“濱江衛健”公眾號開設“濱小衛說法”專欄,“線上+線下”雙驅動,提升普法實效。三是加強普法隊伍建設。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認真履行部門普法責任。組織25名工作人員參加執法證考試培訓,不斷提升干部法治素養。

二、存在問題

一是衛生監督執法力量不足。隨著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執法人員面臨對象多、難度大的問題,目前的執法人員配置難以滿足實際監督執法需要,不利于執法效率的提升。執法力量相對薄弱,難以開展常態化、精細化的執法行動。

二是跨部門協作監管機制薄弱。醫療衛生行業監管涉及多領域、多部門,有時涉及監管盲區,導致部分環節出現無人監管或重復監管的情況。例如醫療機構的虛假宣傳、消費欺詐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介入,針對此類違法違規行為需展開全方位監管,部門協作有待提升。

三是普法宣傳效果亟待加強。普法宣傳覆蓋面和創新性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拓展,存在宣傳方式單一、普法宣傳載體形式有限等問題,難以滿足群眾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學法需求。宣傳的頻率和持續性不夠,普法力度不足,未能形成長效機制。

三、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高度重視法治工作,對法治政府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推進舉措有力,取得成效明顯。扎實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工作,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積極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面規范依法決策,堅持民主集中制,遵循“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并及時向社會公開。

四、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夯實依法行政基礎,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結合工作實際查漏補缺,強化制度建設。著力發揮法治服務保障作用,積極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法治建設,提升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執業、依法運營能力。

(二)優化政務服務舉措,提升執法監管效能。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率,實現政務服務辦事有速度、服務有溫度。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監督力度,有力整治衛生健康領域突出問題和行業亂象,有效規范醫療衛生市場秩序。

(三)創新普法宣傳模式,提速法治社會進程。持續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結合“國家憲法日”等各類宣傳活動,利用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協同普法。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加強自身管理,將監督執法與普法教育有機結合,不斷優化衛生健康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