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建設科技新城,深化“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三態融合,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出全省2.7%的GDP,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達到1677.5萬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10%,人均GDP突破5萬美元,成為國家高新區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八八戰略”實施二十周年、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一年來,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超預期因素增加,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面對內需乏力、外需趨弱重大挑戰,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在省市黨委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監督支持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壓奮進、實干爭先,大力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扎實開展“136”主題攻堅活動,全力打贏亞(殘)運攻堅仗、經濟翻身仗,較好完成了區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67.9億元、增長8.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1億元、增長5.0%;實現財政總收入462.5億元、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2.1億元、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05元、增長5.6%。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一年,也是我區全面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奮進之年。我們要感恩奮進、乘勢篤行,切實扛起全省高質量發展一面旗幟的責任擔當,為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2024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0%,力爭5.5%以上;全社會R&D經費投入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0%左右。
杭州高新區(濱江)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建設科技新城,深化“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三態融合,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出全省2.7%的GDP,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達到1677.5萬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10%,人均GDP突破5萬美元,成為國家高新區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八八戰略”實施二十周年、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一年來,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超預期因素增加,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面對內需乏力、外需趨弱重大挑戰,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在省市黨委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監督支持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壓奮進、實干爭先,大力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扎實開展“136”主題攻堅活動,全力打贏亞(殘)運攻堅仗、經濟翻身仗,較好完成了區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67.9億元、增長8.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1億元、增長5.0%;實現財政總收入462.5億元、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2.1億元、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05元、增長5.6%。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一年,也是我區全面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奮進之年。我們要感恩奮進、乘勢篤行,切實扛起全省高質量發展一面旗幟的責任擔當,為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2024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0%,力爭5.5%以上;全社會R&D經費投入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