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塊地下室頂板澆筑完成,零磁科學谷首個破土動工的交叉研究平臺(成果轉化平臺)——浦樂實業西側地塊項目,正式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高靈敏極弱磁場與慣性測量裝置”首個啟動的交叉研究平臺,浦樂實業西側地塊項目總建筑面積2.64萬平方米,建筑高度23.98米,建設內容包括電子工業廠房、潔凈廠房、生產車間等相關配套設施。
自去年5月主體開工以來,該項目相關團隊連續攻克施工場地狹小、渣土消納受阻等諸多施工難題,在確保安全、質量、環保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施工進度:今年4月,項目完成首段“正負零”頂板澆筑;5月,在零磁谷率先沖出“正負零”,啟動地上主體施工。
項目預計今年7月底前結頂,2026年10月竣工,屆時將建成國際領先的芯片化量子傳感器工藝技術研究平臺,重點攻克芯片化量子傳感器在設計、封裝、集成、測試中涉及的一系列關鍵核心問題,推動我國未來量子傳感技術發展。
近日,隨著最后一塊地下室頂板澆筑完成,零磁科學谷首個破土動工的交叉研究平臺(成果轉化平臺)——浦樂實業西側地塊項目,正式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高靈敏極弱磁場與慣性測量裝置”首個啟動的交叉研究平臺,浦樂實業西側地塊項目總建筑面積2.64萬平方米,建筑高度23.98米,建設內容包括電子工業廠房、潔凈廠房、生產車間等相關配套設施。
自去年5月主體開工以來,該項目相關團隊連續攻克施工場地狹小、渣土消納受阻等諸多施工難題,在確保安全、質量、環保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施工進度:今年4月,項目完成首段“正負零”頂板澆筑;5月,在零磁谷率先沖出“正負零”,啟動地上主體施工。
項目預計今年7月底前結頂,2026年10月竣工,屆時將建成國際領先的芯片化量子傳感器工藝技術研究平臺,重點攻克芯片化量子傳感器在設計、封裝、集成、測試中涉及的一系列關鍵核心問題,推動我國未來量子傳感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