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23年5月,《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印發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號)在全市率先出臺。2025年初,杭州“六小龍”如 DeepSeek、宇樹科技等的出現,為人工智能產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二、政策目標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決策部署,聚焦“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加快推進“一園三谷五鎮”建設,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推動人工智能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國際國內領先的自主創新高地,制定本意見。
三、制定依據
1.《科技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科發規〔2022〕199號);
2.《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工信部科〔2023〕193號);
3.《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浙政辦發〔2023〕65號);
4.《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杭政辦函〔2024〕40號)。
四、主要內容
《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關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發展的若干意見》(杭高新〔2025〕9號)從研發創新、要素保障、行業應用、產業生態四個方面提出22條政策。
(一)研發創新
第1至5條分別從關鍵技術研發、人工智能軟件開源、具身智能創新主體、具身智能創新平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創新五個方面給予支持。
亮點:第2條 支持人工智能軟件開源
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分檔獎勵給予單個開源主體,支持其開源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第三方算子庫、模型、智能體和集成開發工具。
(二)要素保障
第6至9條分別從“算力券”、“語料券”、“模型券”和“創新券”四個方面給予支持。
亮點:第6條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每年安排最高1億元“算力券”,突破了僅補助國產智算的限制,對非國產和國產智算都有相應力度支持。
亮點:第7條 降低語料使用成本
每年安排最高5000萬元“語料券”,不僅支持數據交易平臺,還支持其他可信數據空間。
亮點:第8條 鼓勵模型開發交易
每年安排最高5000萬元“模型券”,不僅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還支持深度合成服務算法。
(三)行業應用
第10至13條分別從拓展智能應用場景、培育人工智能標桿企業、人工智能服務商和評定“數智優品”四個方面給予支持。
亮點:第10條 拓展智能應用場景
最高給予500萬元支持入選省市應用場景標桿項目、示范應用場景。
(四)產業生態
第14至22條分別從中國數谷、人工智能模力社區、人工智能創新創業、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優質企業引育、網絡安全保險、高水平交流活動、多元化投融資和人工智能專家智庫九個方面給予支持。
亮點:第14、15條 加快人工智能產業集聚
以中國數谷和人工智能模力社區為示范集聚區,提供房租補貼支持和創新資源服務。
亮點:第16、17條 加強人工智能人才服務
最高1億元項目資助給予頂尖人工智能人才。最高2000萬元創業支持及最高2000萬元金融支持,給予具有重大技術能力的核心團隊。
亮點:第18條 支持優質企業引育
最高5000萬元的資金補助給予帶動性強、具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引領作用的項目。
五、適用對象
1.本意見適用于依法注冊經營并依法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財務制度健全、實行獨立核算的企事業單位、行業組織以及專業公共服務機構。
2.申報對象應誠信狀況良好,近三年無失信行為記錄。
六、注意事項
1.同一產品、項目、標準獲得多項資助(獎勵)的,按“從優、從高、不重復”原則進行資助(獎勵)。同一獎項已作資助(獎勵)的,晉升后補足資助(獎勵)差額部分。
2.本意見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為三年。原《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印發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號)同時廢止。
七、關鍵詞解釋
1.算力券
算力是指處理數字信息的計算能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申報主體租用人工智能算力資源(不包括存儲、網絡,安全等其他服務),在政務應用、生產制造、城市治理、社會民生、科學研究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模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場景應用可獲得算力券補貼。
2.深度合成服務算法
深度合成服務是指應用深度合成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技術,是指利用深度學習、虛擬現實等生成合成類算法制作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網絡信息的技術。
八、政策對比
新政策:《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關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發展的若干意見》(杭高新〔2025〕9號)
原政策:《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印發關于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號)
新政策 | 原政策 | 不同點 |
(一)支持關鍵技術研發。鼓勵開展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發攻關,支持申報國家、省、市專項攻關項目、科技創新項目及“揭榜掛帥”項目,對入選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資助。(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局、區經信局) | 支持關鍵技術研發。鼓勵針對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開展研發攻關,支持申報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人工智能專項,對入選項目,按研發投入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入選省數字經濟重大科技專項的人工智能項目,按規定給予支持。 | 新政策:補助上限提高至5000萬元,支持更多項目類型。 原政策:僅支持市專項,上限500萬元,支持范圍較窄。 |
(六)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每年安排最高1億元“算力券”,降低算力使用門檻。對租用納入算力合作伙伴名單企業的智能算力開展人工智能模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場景應用的企業,經評審,按不超過上一年度實際租用算力結算費用的30%(非國產人工智能算力)或60%(國產人工智能算力),給予單家企業最高200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 降低算力服務成本。鼓勵使用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資源,按照服務合同金額的50%給予算力補貼,單個主體年度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 新政策:對非國產和國產智算都有相應力度支持,且單家企業補助上限提高。 原政策:僅支持國產智算。 |
(七)降低語料使用成本。每年安排5000萬元“語料券”,促進語料開放共享和交易,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對通過數據交易平臺或可信數據空間購買非關聯方語料進行大模型研發和應用的企業,經評審,按照不超過合同金額的30%,給予單家企業最高200萬元的資助。(責任單位:區發改局) | 支持高質量數據集公開交易。鼓勵企業或機構將用于人工智能相關研發的高質量數據集接入數據公開交易平臺,數據集被超過3家區內非關聯企業調用的,經認定,按該數據集單次流通收益的10%給予獎勵,單家企業年度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 新政策:不僅支持數據交易平臺,還支持其他可信數據空間,且單家企業資助上限提高。 原政策:僅支持數據交易平臺。 |
(八)鼓勵模型開發交易。每年安排最高5000萬元“模型券”,促進人工智能模型交易應用。支持模型合規備案,按省市有關政策給予配套獎勵。對采購并依托經備案的深度合成服務算法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開展模型服務、智能體開發應用達到一定規模、具有良好成效的企業,經評審,按不超過上一年度交易結算費用的30%,給予單家企業最高200萬元資助。(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 鼓勵基礎模型開發。鼓勵開發具有較強功能泛化能力,滿足多場景識別要求,可為下游應用開發提供預訓練的基礎模型,對于實現一定規模商用的,經認定,給予一年內不超過10P的專屬算力資源獎勵。 | 新政策:新增“模型券”,最高200萬元資助,支持模型交易應用。 原政策:僅支持基礎模型開發,獎勵類型為算力資源。 |
(十六)支持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創業。鼓勵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濱創新創業,在“5050政策”“青鏈”行動中設立“人工智能專項”。對具有重大技術能力的核心團隊免評直認,創業啟動資助提檔,給予最高2000萬元創業支持及最高2000萬元金融支持。對入選“人工智能專項”的項目,給予實驗設備場地、算力服務供給等支持。(責任單位:區委人才辦、區人力社保局) (十七)加強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高質量實施人才工程遴選,加強高端人才招引力度,對頂尖人才給予最高1億元項目資助。加大人才授權力度,每年安排50%左右市級人才授權名額,加大區級人才授權支持。支持高層次人才“互聘共享”,建立人才流動共享“綠色通道”。支持企業牽頭建設人工智能人才實訓基地,聯合高校、科研平臺共同培養高素質人才。(責任單位:區委人才辦、區科技局、區人力社保局) | 加強人才生態建設。支持科研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培養、引進人工智能人才團隊。在 “5050”計劃中,突出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遴選支持。對于達到條件的,參照《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推進天堂硅谷人才行動的實施意見》給予支持。 | 新政策:新增“人工智能專項”,最高2000萬元創業和金融支持。頂尖人才最高1億元資助等 原政策:僅支持人才團隊培養和引進,無高端人才資助。 |
(十八)支持優質企業引育。大力引育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擁有自主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的新勢力企業,實施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對帶動性強、具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引領作用的項目,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資金補助,用于支持企業辦公生產、研發投入、市場開拓、擴大投資等,并給予發展空間保障。(責任單位:區商務局) | 加強企業招引培育。新引進(含增資)人工智能項目,經審核,給予租用研發、辦公、生產經營用房房租補貼支持。加快培育一批本土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和隱形冠軍,實施“一對一”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支持人工智能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相關政策。 | 新政策:新增對引領項目最高5000萬元補助。 原政策:僅提供房租補貼等支持。 |
(二十)支持開展高水平交流活動。圍繞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舉辦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賽事、上下游產業鏈對接等活動,經認定,給予主辦方實際發生費用50%的補助,單個活動最高補助100萬元,補助期限最長為 3 年。(責任單位:區發改局) | 支持建設產業組織,鼓勵開展高水平交流活動。支持建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協會等行業組織,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等專家智庫,發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對人工智能項目進行評審、評優。鼓勵舉辦人工智能高端峰會、論壇活動,經備案,給予承辦方50%的場租費補貼,單次補貼額度不超過100萬元。 | 新政策:補助范圍擴大到實際發生費用。 原政策:補助范圍為補貼場租費。 |
(二十一)加強多元化投融資服務。設立人工智能領域創投基金、產業基金,探索投補聯動、投貸聯動等機制,打造“耐心資本”支持人工智能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擴大融資,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對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研發基礎大模型、行業垂域大模型的企業,根據企業貸款利率分檔給予不超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的50%利息補貼,貼息金額不超過企業支付給銀行利息的50%,且單個企業貼息金額每年不超過100萬元。(責任單位:區發改局) |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加大對人工智能企業的投融資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擴大直接融資。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人工智能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中小微企業發展。 | 新政策:設立創投基金,提供利息補貼,最高100萬元。 原政策:僅推動基金支持,無利息補貼。 |
九、解讀機關及解讀人
解讀機關:杭州高新區(濱江)發展和改革局
解讀人:曾陽(區發改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聯系電話:0571-895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