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高新區(濱江)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案例集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藍皮書》共收錄該區25個特色案例,形成了“技術創新——產業應用——生態優化”8大領域全鏈條減污降碳模式。
在循環經濟與資源化利用領域,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圍繞“變廢為寶”,推動固廢資源高效轉化。前者積極打造“全鏈無廢企業”,產品可回收率達97%,入選全國首批“無廢企業”典型案例。后者通過豆渣、污泥、甲烷資源化利用,實現固廢100%循環,年減排二氧化碳2800余噸,創造經濟效益超300萬元。
針對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和生產工藝革新,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紡織印染無水墨噴技術將染料用量和能耗分別降至傳統工藝的15%和10%,該技術已推廣至全國2000余家企業,累計經濟效益超300億元。
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應用方面,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HD 潮流能電站穩定送電超7年,累計送電774萬千瓦時,是全球唯一能持續穩定發電超過1年的海洋潮流能項目。
與此同時,在數字化與智慧管控平臺方面,浙江源創智控技術有限公司的“建筑低碳數智化平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優化暖通系統運行,使暖通系統節能率達25%,現有的用戶年用電量減少6000萬千瓦時。
聚焦低碳建筑與綜合能源,白馬湖實驗室園區供能項目通過綜合能源優化技術、構建數字模型,實現二氧化碳減排65%,在春秋季、節假日可實現零碳運營。
在農業與生態碳匯創新方面,杭州超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了全省首個農業領域碳減排量核算方法,部分減排量可以投入碳交易市場,實現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
此外,在碳捕集和綠色燃料應用方面,白馬湖實驗室攻克了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技術、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催化轉化及工業固廢礦化等多元二氧化碳利用技術,研發的甲醇燃料實現了亞運會零碳火炬的首次應用。
“這8大領域的案例,是我們減污降碳協同發展的縮影,更是我們邁向高質量、可持續未來的基石。”高新區(濱江)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6月19日,《高新區(濱江)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案例集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發布。《藍皮書》共收錄該區25個特色案例,形成了“技術創新——產業應用——生態優化”8大領域全鏈條減污降碳模式。
在循環經濟與資源化利用領域,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圍繞“變廢為寶”,推動固廢資源高效轉化。前者積極打造“全鏈無廢企業”,產品可回收率達97%,入選全國首批“無廢企業”典型案例。后者通過豆渣、污泥、甲烷資源化利用,實現固廢100%循環,年減排二氧化碳2800余噸,創造經濟效益超300萬元。
針對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和生產工藝革新,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紡織印染無水墨噴技術將染料用量和能耗分別降至傳統工藝的15%和10%,該技術已推廣至全國2000余家企業,累計經濟效益超300億元。
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應用方面,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HD 潮流能電站穩定送電超7年,累計送電774萬千瓦時,是全球唯一能持續穩定發電超過1年的海洋潮流能項目。
與此同時,在數字化與智慧管控平臺方面,浙江源創智控技術有限公司的“建筑低碳數智化平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優化暖通系統運行,使暖通系統節能率達25%,現有的用戶年用電量減少6000萬千瓦時。
聚焦低碳建筑與綜合能源,白馬湖實驗室園區供能項目通過綜合能源優化技術、構建數字模型,實現二氧化碳減排65%,在春秋季、節假日可實現零碳運營。
在農業與生態碳匯創新方面,杭州超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新了全省首個農業領域碳減排量核算方法,部分減排量可以投入碳交易市場,實現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
此外,在碳捕集和綠色燃料應用方面,白馬湖實驗室攻克了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技術、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催化轉化及工業固廢礦化等多元二氧化碳利用技術,研發的甲醇燃料實現了亞運會零碳火炬的首次應用。
“這8大領域的案例,是我們減污降碳協同發展的縮影,更是我們邁向高質量、可持續未來的基石。”高新區(濱江)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