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區進一步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強化和規范預算績效管理成果應用,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持續推進構建以績效為核心的預算績效管理新機制,不斷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取得實效。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持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績效管理機制向縱向深發展。優化各項考核細則,調整區級財政項目資金績效分類管理目錄,優化管理流程,為更好的完成績效評價工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礎。二是完善績效與預算一體化閉環管理機制。按照優化調整的科室間職責分工,在績效重點評價中,采取過程控制模式,在不同時間節點,采用專題會形式邀請預算歸口科室參與,形成了“5個專題會”評價模式,推進績效評價、績效監控等結果應用。
(二)抓好事前績效管理,推進與預算安排掛鉤
將財政績效管理的重心進一步前置,建立健全事前績效評審機制,從源頭推進預算和績效強掛鉤。一是把牢事前績效關口。暢通對接機制,及時掌握新增重大項目,督促部門實施事前績效評估,未按要求開展事前績效評估的不得立項和安排預算。二是引入專業力量評審。將事前績效評估與預算評審一體推進,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組織對5個重點預算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審,部門進行項目答辯,從立項必要性、目標合理性、投入經濟性、財政可承受能力等方面進行論證。三是充分運用評審結果。推進事前績效管理成果與預算掛鉤,根據評審組的立項意見和資金核減建議,共核減預算7539萬元,核減率達34.2%,提高了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專業性和精準性。
(三)多方聯動凝聚合力,提高績效評價質量
緊扣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進一步做好統籌協同,完善績效評價聯動機制,更好發揮績效評價的參謀助手作用。加強政策評估,助力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試點開展市區兩級聯動績效評價。圍繞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民生類項目試點育兒政策開展市區兩級聯動績效評價,拓展評價維度,與其他區縣政策執行績效進行橫向對比分析。聚焦前沿技術攻堅與產業生態構建,產業政策類項目選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政策”開展市區兩級聯動績效評價,旨在不斷優化政策,強化政策導向性。二是持續優化代表委員參與評價機制。邀請相關行業領域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財政重點績效評價,通過指標討論、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促進政策完善和管理改進。三是完善財審聯動評價機制。圍繞智慧安防小區建設項目、亮化管理費等重點項目,加強與審計部門聯動,運用以往審計發現的問題線索,進一步增強評價靶向性,共享績效評價成果,共促問題整改。
二、下年工作思路謀劃
(一)加強數據整合和業務指導。通過整合歸納不同地區項目的指標體系,不斷擴充健全績效指標庫,為個性化項目的績效評價提供充分的參考值;采取集中學習、講座等方式,加大對各部門負責績效管理工作人員培訓力度,進一步統一認識,樹立意識,讓預算績效管理滲透到單位的各項資金中,讓資金達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運用機制,增強各單位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將一些績效評價結果不好的項目取消,對執行不力的單位的預算要進行相應的削減,切實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