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管委會、政府2025年重點工作目標任務責任分解表
項目序號內容及要求3月完成情況
主要預期指標7全社會R&D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全省首位。年度錯年指標,2024年數據預計于2025年11月左右發布。截至2月,全區企業研發費用研發支出88.10億元,同比增長5.06%。
一、致力提升技術策源力,在高水平科技供給上闖出新路
工作目標序號內容及要求當月完成情況
大力提升源頭創新能力8持續建強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環大科學裝置創新生態圈建設。積極推動極弱磁大科學裝置的概算批復工作,3月27日,項目團隊按照國家項目評審中心工作指示,赴北京補充完成項目評估報告。經與國家發改委投資司確認,按照最新核減方案重新提交初步設計報告。
10全力爭取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計劃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已向工信部提交“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重點研發專項論證報告,下步將積極跟進進度。
11深化創新平臺分層分類管理,建立“基礎保底+績效激勵+任務保障”財政激勵機制,激發釋放“1+2+6+N”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效能。聯動部門迭代升級科創平臺分類績效評估體系,強化科創平臺成果轉化能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目前已完善形成科創平臺績效評價細則,正推進實施績效評估,會同財政局進一步完善科創平臺經費保障改革方案。
12大力推進科創平臺牽動的教育科技人才融會貫通,探索共建科教融合學院、產教融合學院等人才培養模式,支持開展高層次人才“雙聘”改革。啟動研究生聯培基地建設,有序落實培養方案,重點推進招生選拔、校企聯合科研項目征集及聯培課程建設工作。
大力強化企業主體地位16支持科技骨干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企業共同體等協同創新組織。開展2025年市級創新聯合體申報意向摸排工作,聯合區經信局開展摸排工作,累計摸排區內鏈主企業、領軍企業17家,明確意向企業3家
18積極創建技術創新中心。舉辦創新載體培訓會,制作發放企業創新載體創建條件和政策一本通,鼓勵企業積極創建技術創新中心。
19力爭新認定市級以上研發載體60家以上。經前期摸排、動員、培訓、走訪,今年申報市研發中心62家,后期邀請專家逐家上門走訪評審。
20建立健全“企業出題、平臺答題、市場評題”科研組織機制,支持企業聯合產學研平臺面向產業需求共同凝練科技問題、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力爭新立項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不少于40項,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6.7%。完善”揭榜掛帥“項目管理辦法,召開“‘揭榜掛帥’項目管理辦法征詢意見座談會暨創新平臺賦能產業發展對接交流會”
21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各類實驗室、大型科研儀器等加大向企業開放力度,賦能中小企業研發創新。組織專人深入區內科技型企業,講解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平臺的在線服務功能、使用流程等,累計走訪24家;浙大濱江研究院、浙江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累計開放共享大型科研儀器930余臺。
大力健全轉化服務體系24持續優化概念驗證、中試平臺布局,加快??低曋悄芪锫摦a業鏈中試平臺建設,推進白馬湖CCUS中試平臺先進技術示范應用,支持布局柔性制造領域中試基地。杭州市浙工大智研院行業大模型概念驗證中心成功創建杭州市概念驗證中心。摸底北航、白馬湖實驗室等4家概念驗證中心和芯云半導體等3家擬建中試平臺建設情況
25創新成果轉化金融支持機制,探索國資持股成果轉化模式,試點撥投結合、先投后股等科技項目支持方式,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機制,力爭標志性科技成果轉化5項以上。白馬湖實驗室"先研后股"模式助力前瞻性技術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創新實踐成功入選浙江省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為科技成果轉化開辟了新路徑。
26加快孵化器梯次培育和升級發展,推動孵化器深化加速服務功能,鼓勵開展超前孵化、專業孵化等孵化模式,力爭全年新認定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開展區級、市級孵化器意向申報摸排工作。經摸排,10余家企業意向申報本年度區級、市級孵化器。
27大力開展“百園百校萬企”等活動。目前已完成科教融合學院聯招聯引公告發布以及召開科教融合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與產業導師見面會。
28投用“濱創服”,力爭全年實現技術交易額和新產品產值1900億元以上。廣泛宣傳技術交易和成果轉化政策,面向技術交易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充分挖掘技術合同潛在優質資源,確保技術合同應登盡登。截至3月底,全區技術交易額72億元,居全市第一。
大力營造開放創新生態29積極引進用好全球創新資源,支持國外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設立研發中心,加快中德雙向離岸孵化器、SAE低空產業創新應用研究院等國際合作載體建設運營。SAE中國低空產業創新應用研究院簽約掛牌,協同開展高層次人才項目申報,并持續引進海外高端人才。
31完善外國人工作居留許可等便利化政策制度。做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業務辦理,3月新引進外國專家17名,累計已有58人在“電子社??ā盇PP成功申領電子工作許可
33支持企業面向全球布局創新網絡,支持企業建設海外研發創新平臺和合作機構,主動參與國際技術聯合攻關與創新應用。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摸底工作,累計摸排企業14家。
三、致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在壯大新質生產力上作出示范
工作目標序號內容及要求當月完成情況
鞏固提升產業位勢能級5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90%左右。2025.2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95.05%。
梯度育強優質科技企業65力爭入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3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0家。2月根據省科技廳的工作安排摸排了全區43家潛力企業相關資料,3月向第一梯隊16家潛力領軍企業進行了調研問卷征集。
截至3月底,協同街道平臺及各方力量摸排潛力新申報高企近350家。